第179章 夷陵之战(二十八)
(前言) 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能再逢春。 (正文) “恐怕并非如同你们所想的那样。”我看着苏琴语手中的‘天龙枪’ “成少侠,你这话是何意?”莫棋风看着我。 “我的意思是,你们所说的李画意,可能尚在人间。”我的语气低沉有力… “少侠切莫开这样的玩笑,江陵城外的悬崖地势陡峭,即使武功再高,可从如此险峻的悬崖落下,绝无生还的可能。”莫棋风对于我的推测全然不信。 “我并未开玩笑,我问你,李画意看上去是否是一文弱书生的模样?”我看着苏琴语手中的‘天龙枪’。 “你怎知道?没错,李画意虽在武功的修为上很有建树,可平日也是舞文弄墨,可看上去却有几分文弱书生的模样。”方书然突然说道。 “书生模样…成少侠,莫非你的意思是,我当日在字画摊上所见的那名文弱书生就是他们口中的李画意?”铁匠就连自己都很难相信。 “这位壮士,你说的那名书生具体是何模样?”莫棋风急切地问道。 “我也只是和他在字画摊上见过面,当时我的心思都这‘天龙枪’上,倒也没注意他的具体容貌,只是好像看上去有几分清秀。”铁匠努力思索着书生的模样。 “什么!!!你说这‘天龙枪’是你在那书生的字画摊上所见?”苏琴语震惊地问道。 “是啊,这‘天龙枪’确是在那书生的字画摊上所见,当时我就觉得奇怪,你说这么一个文弱书生,有些字画倒是不足为奇,可为何却会有此罕见的兵刃。”铁匠诉说着当时的情景。 “那这‘天龙枪’为何现在却在你的手中?”莫棋风追问道。 “这自然是哪书生给我的,当然我虽喜欢兵刃,可断不能无故拿他人之物,我本想归还,可却一直没有再见到过那名书生,既然你们认得这把兵刃,也是你们师门的传世之物,那这‘天龙枪’就还给你们应该也是一样的。”铁匠终于找到了这把‘天龙枪’的主人。 “李画意…李画意…真的是你吗?可如果你尚在人间,为何却不来与我相见?这是为何?”苏琴语看着眼前的‘天龙枪’,泪水又流在了脸庞,沾湿了面纱。 “如果铁匠所见之人真是李画意,那他一直以来都不与你们相见,也一定有他的苦衷,可能他已经淡薄所有,隐世而居,不再管这世上的琐事。要不然他也不会将这‘天龙枪’就这么送给铁匠,可见他应该早就心无旁骛了。”我说道。 “他当真是不愿再见我了吗?不!他一定是责怪我没有帮他报当年的落崖之痛。所以才一直都不来见我,就是这样!”苏琴语握紧了‘天龙枪’向我们走来:“今日我就要用这‘天龙枪’来结果你二人。这样李画意就会来见我了。” “苏琴语,你当真还是这样想的吗?”我怒吼道:“你还不明白李画意将‘天龙枪’送给铁匠的用意吗?如果他还是执意当年之事,他大可亲自前来,又为何这么多年来都避世不见?况且你真的还是认为当年是莫棋风和方书然合力将李画意逼落悬崖的吗?你不清楚,当年以他二人的功力都不及于你,又怎么可能将李画意逼落悬崖?” “成少侠,虽然我们现在是抵挡不过,可我们从来都没说过当年的武功也不及于苏琴语,你又怎会知道?”莫棋风用着惊奇的眼神看着我。 “你们曾说都被苏琴语打成重伤,恐怕并不是你们所说的她脾气暴躁的原因,而是当日她见你们将李画意逼落悬崖,气急之下才将你二人打成重伤的吧?”我推测道。 “没错,都只怪我当时一念之仁,没有结果这二人性命,所以李画意才不愿见我。”苏琴语说完就挥舞‘天龙枪’向莫棋风走去。 “这么多年了,是你还没有放下,当年你为何没有结果那二人性命,并非是你当时的一念之仁,而是你也知道,凭他二人的功力绝对伤不了李画意半分,更别说将他逼落悬崖,你也很明白这二人并非是你的敌人,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不愿接受现实。就所有的怒气和伤痛都放在了他二人的身上。现在你还要再这样下去吗?还不能放心心中的执念吗?”我的话语低沉有力。 “不!!!不!!!我…”苏琴语手中的‘天龙枪’滑落在地,“我知道,我又怎会不知,以他二人就不可能伤到画意,只是我当时我见画意摔落悬崖,气急之下才将他二人打成重伤,这么多年过去,我整日抚琴,为了只是可以让自己放下,可是刚我又看见这二人,当年之事又出现在脑海,一时又难以控制心中的怒气。” “苏琴语…我们…”莫棋风欲言又止。 此时似乎空气都凝结不动,所有的时间在这一刻静止,唯有岸边的微风吹过,带走那一丝的伤痛。我们都不知道再说些什么,十年的时间太长,太长… “你们何时出城?”苏琴语转过身看着我问道。 “难道你愿意帮助我们离开江陵城?”我难以相信地问道。 “那是自然!”苏琴语拿起了地上的‘天龙枪’挥舞了几下:“琴棋书画,语风然意。幽阁静龙,乱世争雄。” 注荆州,一般认为,东汉时期荆州原下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刘备得到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刘备屯兵公安,不利于发展,便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的南郡,东吴鲁肃劝说孙权暂时将南郡借给了刘备,于是刘备便有了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