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皮文学网 - 精品其他 - 陪嫁大丫鬟求生日常[红楼]在线阅读 - 第70页

第70页

    贾琏闻言,立刻有不舍,才要软话劝说凤姐改了主意,就听凤姐又道:“这丫头心大了又不服管教,我才叫她出去。侬侬那里倒还好,今日的事原也怪不着她,她还受了一场气,如此,便不罚她了。原先二爷还嫌我的丫头多,如今出去一个,咱们屋里剩下五个大的,倒不算太出格了。”

    这言下之意,她的丫头给贾琏补空子。

    贾琏踌躇半晌,才道:“罢了,就照你说的办。另赏她一百两银子,权作我给的陪嫁罢。”

    忽然回神又笑:“如何是五个,你本就有五个,加上侬侬,可不是六个?”

    凤姐笑道:“不算云安,这丫头我有别的安排用处,二爷只管等着老太太赞你罢。”

    贾琏奇道:“云安丫头的安排,干老太太赏我什么事?”

    凤姐但笑不语。

    这一节轻悄悄的掀了过去,只侬侬物伤其类,镇日惶恐不安。

    可私底下凤姐却对平儿道:“云安丫头能干不假,性情也机变灵活,我是很喜欢。可我不能把这样的人留在你二爷跟前,若哪一日出了事情,叫我不好料理。”

    平儿听了,一时只觉遍体生寒。

    第28章 好戏连台

    怎么料理, 料理什么?

    自然是如同那嫣儿一般,王熙凤亲自操演了一出好戏:贾琏给嫣儿的那一百两银子,熙凤先自己收了, 没叫直接赏与嫣儿, 反而当面命平儿给了她父母,喜得那俩人无可无不可;熙凤又作好人, 将嫣儿闯祸贾琏发怒, 靠她劝解才肯放出自便等语说了,嫣儿的老子娘感激的不知如何好,直把熙凤当做活菩萨, 慌不迭的将女儿领回家去,不几日便仓促马虎的发嫁了她。

    可怜嫣儿二十出头的花信年华, 俏生生爽利利一个可人儿, 就被她家里胡乱配给了个快五十的鳏夫,前头女人留下的小儿子都比嫣儿大好几岁。那家倒是附近乡里的富户,可嫣儿嫁过去头一日就给那里头掌家的大儿媳妇问到脸上:“我知道你原是伺候人家少爷的丫头,被收用过无疑,只是我问你,被收房里多久了, 可有生下个什么来?”

    嫣儿羞愤欲死,那家里的小儿媳却道:“这个我打听着了,收过久了的。不过大嫂的见识也忒短,倘若她有那能耐生下个什么来, 人家那大户人家能撵出她来?”

    大媳妇就点头:“原来是使得不耐烦了, 才卖给公爹。既然生不出来, 倒省我一桩麻烦。”

    嫣儿历年积攒的衣服钗环大多被亲兄嫂夺走, 好容易保住的一点子不几日也都被她几个儿媳妇抢了瓜分去, 她那棺材瓢子丈夫,一味的只图她年轻鲜嫩炕上乐趣,下了炕就万事不管,一切事情都是长子说了算——嫣儿想不开,才半个月就投河死了,她娘家闹上一回,叫那人家赔了他们二十两银子也就罢手了。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王熙凤只稍稍费了一点心,却冷眼看了一整出的戏。

    平儿尽管知道,嫣儿寻死怪不着奶奶,实际是她爹娘兄嫂不做人,把个好女孩儿又换了一笔财礼才致使她下场悲惨,可心里头焉能不怕——往日别人都赞奶奶杀伐决断不输男儿,可如此此等心计手腕用在这儿时,对身不由己的奴才们就是灭顶之灾。奶奶动动手指,就叫人自己往死路上奔。

    这贾琏翩翩公子,俊俏风流,言谈又有趣,行为又阔绰,平儿活到如今能见过几个男子,偏偏又个个不如他,她正是易萌动春情的好年华,怎会半点都不动心?

    只是这女孩儿本性良善,又跟在凤姐身边这些年学尽了察言观色的本事,她最明白熙凤爱贾琏的心,既不肯负熙凤的恩,也看清贾琏不是她能托付终身的主儿,因此早就熄了心思。平儿只没想到自己那半点子心思叫奶奶觉察了什么,这里来一段似是非是的敲打。

    平儿自此更加避嫌,也更谨慎小心,一门心思等到了年纪出去配人做正头娘子。却不料她死了心,反而越发入了王熙凤的眼,后来熙凤智计百出将眼中钉全拔去时,忽恍然发现贾琏竟大有与她离心的态势,急急忙忙的要收平儿到房里,好用来拴贾琏的心……此为后事,暂且不提。

    却说那凤姐私底下说要把杜云安支到别处去,却不是假话。没几天,她便趁着贾母高兴,与贾母王夫人道:“二妹妹又病了,听说是受了风?我那儿有几种现成的药丸子,倒在些病症上很灵验,不如太医来时请他们瞧一瞧对不对二妹妹的病,若有用也是我做嫂子的心了。”

    贾母皱眉道:“可不是又病了,丫头们不尽心,竟夜里没关紧窗户,叫你二妹妹受风,太医看了都说严重,气得我做主撵了那日守夜的两个,宁可现在先短着也要选了好的给她使。”又道:“是什么药?”

    王夫人因问:“可是舅太太家里秘方配的那几种药?”

    凤姐点头应是,王夫人对贾母笑道:“这可好了,我料定二丫头的病马上就能好了。老太太您不知道,李家自祖上起就有这收集配方技艺的习惯,他家又家资丰厚,只要是好方子千金万金都肯淘换的,因此就有那等急使钱的人家去往李家卖祖方,因此吃食穿用各类的方子手艺都应有尽有。李家又疼女孩儿,但凡家中女儿出阁必然陪送些秘方在里头。”

    贾母连连赞叹:“我只佩服她家祖宗,这才是人家的眼光长久,为子孙后代谋了多少福祉来?”说着又笑:“叫我们家也跟着沾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