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义子林
“这里按照风水布局,乃是大凶之地,别看那座山看上去葱葱郁郁的,实则,上面根本就没有多少鸟兽,反而是鬼魅之流,多不胜数!” “根据我祖上记载,这里曾经发生过瘟疫、兵灾、大旱,在久远的年代,这里每年都要死上不少人,那座山更是一座死人山,发生战乱时,不知道多少人被草草裹尸,葬在了上面,所以,山上的戾气很重,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些鬼魅之物,当地人基本都不会涉足那座山。” “大概几十年前,我的祖上,按辈分应该是我的祖师爷,周游来到此地,看到山上戾气丛生,不日之后,恐有大祸降世,怕苍生生灵涂炭,才选择驻足此地,也幸亏天不亡这里的百姓,那时候,这里出了一位气运之子!” 苍天鸭! 主角登场了? 陆羽听得瞠目结舌,有气运之子,难道还刚不过山上的恶魔邪魅? 棺材张看到陆羽的表情,也知道陆羽想歪了,当下接着说道:“阴司大人,这气运之子一说,乃是我走阴之人的说法,当不得真,但这类人皆是不凡之人,那气运之子的额头之上,有一个普通人看不到的“义”字!” “义字?” “没错,这气运之子的故事,在这附近还有所流传,当年这附近有一位乐善好施的老人,只要有人有求于他,他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帮助别人,因此在这一带,被人称为老善人!” “有一年冬天,一个衣衫褴褛,一瘸一拐的小乞丐,浑身发抖的敲开了老善人的门。 这乞丐身上奇臭无比,之前找人讨饭,别人都捂着鼻子让他滚,不过他从别人口中得知,这里还有一位乐善好施的老善人,所以,乞丐认为,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就快饿死。” “老善人开门之后,扭头就走回屋里,半晌没有出来,乞丐的心慢慢沉了下来,就在最后一点希冀都要破灭时,老善人忽然跑了出来,将乞丐拉到了屋里。” “原来刚刚老善人是在屋里烧起一盆火,老善人还给乞丐披上一件棉袄,然后命人做了一大桌的好菜。” “乞丐很慌张,他其实只要一碗白饭就可以了,哪怕是一碗稀饭也可以。” “但老善人却对乞丐说,今晚是除夕夜,你来了就是客,理当好好吃一顿!” “乞丐感激涕零,开始狼吞虎咽,后面,老善人还让乞丐睡到自己的床上,但乞丐执意不肯,怕弄脏了老善人的床,直接在外面的大厅地面上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乞丐就不见了。” “时光荏苒,过了几年之后,老善人做了一辈子的善事,却没有一个善终,建国后,一切牛鬼蛇神、地主阶级都被拉去批判,老善人也不能幸免,家里的东西不是被砸了,就是被抢了,一对儿女也被批斗至死。” “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人,用各种恶毒的话骂他,用石头臭鸡蛋砸他,每天他都像是活在地狱里面一样,这种批斗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老人疯了,他已经不会为自己叫冤了,他疯疯癫癫,发出一阵阵鬼哭狼嚎一样的怪叫,很渗人。” “到了冬天的时候,老人被关在了恶臭的猪棚里面,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破麻衣,冻得浑身发抖,看那样子,活不过几天了。” “就在那时,有个看到老人如此惨状的年轻人,忽然发了疯一样的推开众人,人们警告他,远离地主阶级,要不然会被一起拉去批斗,但那年轻人根本就不管这些,他死死的护住老人,他怒吼:你们还有没有人性,老善人当年是怎么帮你们的?” “但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所有的理性都被沉重的近代史和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给压塌,人们一拥而上,开始对年轻人拳打脚踢,最后,年轻人从身上掏出了一把柴刀,人们看着一脸疯狂之色的年轻人,都被吓到了,纷纷后退。” “这时候,人们才发现,这年轻人竟然是一个瘸子,他一瘸一拐的背起老善人,同时将柴刀横在身前,就像是一头野兽一样,震慑住所有人。” “最终,年轻人背着老善人连夜离开往城外赶,这时候雪越下越大,老人身体越来越凉,年轻人一咬牙,将自己身上的棉袄脱下,套在了老人身上,老人这时候,居然灵光一现,恢复了几分清明,看着年轻人,满脸的泪水,千言万语,只有一句:你何苦呢?” “年轻人红着眼说道:这件棉袄就是当年您给我的!” “老善人没有认出年轻人来,他这一辈子做的善事太多了,老善人点了点头,算是给了自己一个交代,又像是在跟年轻人说悄悄话,跟着头一点地,人就走了,原来,老善人那片刻的清明,是回光返照!” “年轻人伤心欲绝,老善人一辈子为善,最后却是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老天实在不公啊,所以,年轻人决定了,他要为老善人守陵。” “于是,年轻人在附近住了下来,种了几分薄田,日子过得很清贫,但却给老善人立了一块大碑,每年清明重阳都会去好好的打理老善人的坟。” “年轻人的事迹感动了十乡八里,他死了之后,就是我祖上亲自下葬的,因为那年轻人是气运之子,所以,我祖上将气运之子葬在了那座山上,用来镇住山上的邪魅,这才换来了数十年的安稳,其下葬的那片树林,也被称为‘义子林’!” 越是动乱的年代,人性的光辉便越是难能可贵,一饮一啄,滴水之恩,一个年轻人惦记了一辈子,并且用一辈子来偿还,这是一个很普通,但却并不普通的故事。 所谓的气运之子,原来也不一定是声名显赫、大名鼎鼎的乱世枭雄,也有可能就是你我身边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 听完棺材张的述说之后,陆羽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