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皮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渔家小农女在线阅读 - 第142节

第142节

    长姐嫁后, 酱坊差不多都是她在经管, 一个月能出多少货玉玲最是清楚不过。两三倍的货量,光扩招村民是没用的, 作坊,仓库,陶缸全都需要增加,这可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完成的小事。

    “二姑娘, 总之尽量多备些货吧, 越多越好。”

    老管家传了话, 喜滋滋的又告辞走了。

    玉玲转头去仓库里清点了一番,又看了看村民们干活的速度,心里大概有了个底。招工是势在必行的, 仓库嘛也得再建些。最重要的是她得先再把旁边的地买下来, 还有鱼虾的供货量, 也要去和那些渔民们提下。

    沿海这么多的渔民, 只有玉家能大量收购鲜鱼虾,可惜收购就固定的量,很多渔民都搭不上玉家的船。不过现在要加大货量,他们也能把渔获卖到玉家了。

    这样, 更多的渔民赚钱了, 玉家赚钱了, 白家也赚了钱。不出一年, 淮城便能更上一层楼。

    大王这句话的份量, 当真是不轻呐。

    玉玲心里有了主意,立刻找人去传了消息给姐姐,自己则是拿上银钱去了村长家。花了一百银贝将酱坊周围的地买下了一大块。

    订购木材石料的事儿还是长姐比较熟所以她打算等长姐收到消息后再来处理,另外就是和渔民商量加货的事情。这些只要在收货的时候儿和那些渔民提一提就行了。

    渔民的亲戚朋友几乎都是靠海吃饭,你传我我传你消息一天就能递出去。

    玉玲很快便忙活了起来,一天到晚连个坐下来吃饭的时间都没有。饿极了便吃个饼子配点酱,要么就是一个水煮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本来长姐是该回来帮帮忙的,但长姐刚诊出有了身孕,玉玲哪里敢让她回村子里。加上陶木被她安排去了沿岸收货,她身边竟是一个能顶事儿的都没有。

    最后在玉竹强烈的请求下,玉玲才把酱坊的日账交到了她手上。

    账目银钱这东西肯定是不能交给外人来管的,所以玉玲每天都是自己抓耳挠腮的算账。可以说她一天里有大半时间都是浪费在这上面。

    小妹说要给她帮忙,挑中了算账的这个活儿,玉玲还担心小妹做不好不会算。结果考了她十几次,就见着小妹拿根棍儿在地上划拉了两下便算出来了!比她快了不知道多少!

    其实这种两位数的加减玉竹心算就能得出答案,不过这样在姐姐眼里未免太妖孽了些,也太打击人了,所以她才拿了棍儿做出列式来算的样子。

    “二姐,算这些是有诀窍的,等这阵儿忙过了你有空了我再教你。”

    玉竹以为大概只要忙上个一月左右就可以了。到时候儿阿娘和秀姐姐她们都回来了,酱坊也扩张完成步入正轨,自然就不会忙了。结果没想到生意实在太过火爆,一直忙到了二姐出嫁才得了几日空闲。

    因为长姐有孕二姐又备嫁,最近这半月她真是一个脑袋顶两个在用。幸好阿娘和秀姐姐她们回来得早,不然她这小身板儿又要瘦上两斤了。

    玉陶两家的婚事比起玉容的那次来说虽没那么隆重,却热闹了不少。因为上次是嫁到城里,只是娘家吃顿饭就散了。现在不一样,玉玲是嫁到陶家,两边都能吃酒,晚上还能闹闹洞房,再吃上一顿,所以来的客人格外的多,小孩子也是一波接着一波,都知道玉家今天有糖吃。

    那些客人里除了有本村的村民,还有不少邻村的,拉着不知道多远的亲戚关系找村里的人搭线想跟玉家打好关系。

    整个上阳村都热闹的跟过年似的。

    玉竹这回倒没有长姐出嫁的时候儿那么不舍了,反正二姐只是去陶家拜个堂,拜完就还是会回到石头小院儿里,也没挪个窝。

    哦不!还是挪了的。

    二姐和二姐夫的卧室已经改成了那个最大的,之前的卧房便给她住了。等以后二姐也有了小宝宝玉竹就把房间让出来。

    这样一想,房间似乎不太够啊。

    长姐明年就要生小宝宝了,她再回村里那就是一家三口,加上自己和秀姐姐还有阿娘云叔叔,偶尔聚一聚的话,院子里的房间根本不够住呀。

    要不,明年另外再在村子里盖一个院子?

    如今玉竹不用再给两个姐姐攒陪嫁,手里头宽裕的很,盖座院子的钱说拿也拿的出来。就是感觉不太实用,浪费了。

    长姐不可能来村里长住,阿娘她们也不会来村里长住,就为了偶尔一次的相聚盖座院子起来,未免有些大题小作。

    “小竹子,你真是傻了。岛上那么多房间,你还怕没你娘你姐住的地儿吗?”

    玉竹:“!!!”

    她就说嘛有哪里不对劲儿!要不是二毛提醒,她都要自己蠢死了。

    “二毛你这脑子转的真快!”

    玉竹凑上去吧唧亲了她一口,吓得二毛连连后退。

    “说了以后不要叫我二毛了!叫我名字!臭竹子!”

    已经十岁的二毛早就明白自己的名字有多不入耳,加上那名又是之前她娘给取的,所以她去年便找了钟秀帮她取了个新名字。

    现在的她名叫陶姝,连户籍都特地拿钱去改了。

    “好好好,以后叫名字。阿姝姐姐好……这样行不行?”

    玉竹笑嘻嘻的样子倒是弄的二毛很是不好意思。

    “也,也不必叫姐姐,就叫我阿姝嘛。”

    “行行,都听你的。走吧阿姝,咱们去前头拿好吃的,陶宝儿那家伙肯定先去了。”

    两个姑娘手拉着手一起去了院子里。

    因着这次宴席人多,请客的桌子都摆在了玉家外头的空地上。院子里只零星摆了几桌供自家人和帮工的人吃。

    她两刚一出去就遇上了二毛奶奶。

    “你这丫头,这会儿正忙呢,到处晃什么,一起去帮忙呀。”

    说完不由分说的拉着二毛去了后厨。

    玉竹是主家不用做事,二毛作为村里客人本也是不用的。但陶家奶奶一直认为她们现在的好日子是因为有玉家照顾的缘故,早早就报了名到后厨帮忙洗菜择菜。

    人呐总要知恩图报才是。

    二毛对此倒没什么意见,很干脆的跟着奶奶去了后厨。她前脚才走,后脚玉竹就看见一个大胖墩一手抱着个小奶娃,一手提着一堆吃的走进院子。

    陶宝儿也不知道是什么回事,这两年长起来就跟个气球似的,明明干活也不少,吃的也不多,就是长得快。

    “玉竹妹妹,二……阿姝呢?”

    玉竹清清楚楚的看到陶宝儿说出那个二字后脸部微微抽搐了下才改口叫了阿姝,也不知道在这之前受了多少‘毒打’。

    笑死了,哈哈。

    “她跟她奶去后厨帮忙去了,你找她有事儿啊?”

    陶宝儿探头往后厨的方向看了看,摇摇头道:“我就不去了,我娘也在那后边儿呢,看到我肯定又要说我了。我这在前面桌上拿了点儿吃的,你帮我给她就行。”

    “吃的?今天我家里到处都是吃的,还用你特意拿来?”

    玉竹瞄了一眼篮子里顿时恍然大悟。

    别的菜果家里确实是挺多的,但那甄糕一桌却只是有一份。因为做甄糕的婆子是找秦夫人借的,人家这独门手艺又是伺候贵人的,能来你这儿做个十几笼就不错了。做完便拿了喜钱走人了。

    上回长姐出嫁那婆子也来做过一次,玉竹记得二毛确实是很喜欢吃这东西,自己的那份当初也都给二毛。

    没想到啊,陶宝儿也在投喂她。

    啧啧啧……

    自己投喂二毛是姐妹之情,那他呢……

    虽说现在他们都还小,可能不明白什么男女之情,可瞧着他两这样,日后没什么猫腻她才不信。

    “行吧,我拿去给她。”

    玉竹笑着捏了捏他妹妹那小圆脸才提着篮子去了后厨。她和二毛几乎是形影不离的,大家都知道她们感情好,所以她拿吃的给二毛那些人也不觉得有什么。

    至于东西是陶宝儿送的,这就只有两个人自己知道了。

    半个时辰后,来接玉玲的花轿到了门口。

    虽说两家隔的近,但这形式还是要走一走,不说绕城一周,起码得绕村一周才是。等花轿回来落到陶家,这饭也就能开了。

    玉竹去前头跟着长姐送了送二姐。

    长姐走的时候儿她跟二姐哭的稀里哗啦的,今日本以为会很开心的,结果看着二姐一身红衣慢慢走向花轿,她这心里忍不住的又酸又涩,说不出的难受,连个笑都挤不出来。

    回头一看,长姐阿娘都和她一样,就算是笑也是勉强挤出来的。

    这,大概就是嫁女儿的心情?

    姚氏拿着帕子拭干眼角的泪,看到大女儿那还平坦的肚子心里又高兴起来。

    “阿容,玲儿已经送出门了,你回屋里去休息会儿吧。外头人多,小心碰着了。”

    “对对对,长姐我扶你吧。”

    玉竹说话最是管用,本来还想再看看的玉容立刻点点头,拉着她的手准备进屋。结果刚转身又听到一阵锣声越来越近。

    “咦?花轿不是才走吗?”

    出门的花轿折返这是很不吉利的一件事情,在场人都皱了眉,唯有一旁的钟秀神情舒展。

    “这不是送嫁的锣,应该是旁的。”

    她一边说着话,一边使了轻功上墙探了一眼回来。

    “是秦大人来了!”

    “什么?!秦大人?”

    玉容成亲当日秦大人也只是派人送了一份贺礼,怎么玉玲成亲他倒是亲自来了?

    姚氏摸不清头脑,但人已经来了,就得出去迎一迎才是。

    一家子呼啦啦的往院子外头走。

    玉竹却想得要多一些。

    秦大人来就来,还一边敲着锣来。这种情况,她只在电视上瞧过。一般都是家中儿郎考取了功名县老爷敲锣打鼓上门报喜。秦大人这回来,肯定不是一般的道喜……

    一家子走出院外,秦大人的车马也到了门口。跟着他一起下车的,还有两个面白无须的男人,他两一人抱着一个小箱子。

    “玉姑娘,今日大喜啊!”

    “秦大人,您这是?”

    秦大人略微往旁边一站,让位置让给了身后两人。

    “这二位乃是大王跟前的内侍官,他们是来传大王口谕的。不过方才瞧着花轿才出去,咱们先等等吧。”

    玉容赶紧将人都请进了院中。

    等花轿一落,立刻去叫了二妹过来,所有人都跪了下去聆听大王口谕。

    那高个儿的内侍说了一段复杂拗口的话才进入了正题。

    “玉氏乃仁善之家,落户淮城后施恩千家,得益万户,实乃大功。特赐匾额一块,金贝两箱,另赐玉家名下海岛为玉华岛,方圆一里归玉家所有。”

    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玉家竟能得到大王的垂青。仅是那一块匾额就能让人吹嘘三代,何况大王还给她们赐了金子还给她们的海岛取了名赏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