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皮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重生之第二帝国在线阅读 - 第918页

第918页

    不过,见到这一幕的清英却是没有任何敌强不可敌的退缩和气馁,反倒是充满了熊熊斗志和强烈的好胜之心。在吞并了东欧大片土地和海量殖民地之后。以德国主导的中欧同盟同样膨胀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他们再不缺乏此前所一直掣肘其发展的粮食、各种工业原料、和商品倾销地。其势力触角更是延伸到了世界五大洲的所有土地。与这个天之骄子进行毫不退避的正面博弈。才是符合德国那从中欧一路浴血奋斗、并最终宣告崛起的光辉历史和顽强精神的选择:而清英始终坚信,勤劳严谨、勇敢坚韧的德意志国民,必将是未来世界舞台上的核心主角!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的美国还远不像历史上那般恐怖。由于这一位面的欧洲大战之持续了一年时间,美国依附其上大发横财的程度有限而德国在陆海战场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其世界地位和言语重量一时间无可比拟。这次即将召开的限制海军军备会议,就是德国一个挟欧战大胜之势、在谈判桌上压制美国的绝好机会。如果美国海军在此次会议中被大幅削弱,德国就能在战后从容实施自己的布局:无论是间接干涉别国的内政外交事务来使德国获利。还是直接在美国的后花园安插楔钉,手中大棒不够分量的美国都无法予以反制和抵抗。

    对于接下来在会谈中的谋划,清英在航海途中已经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轮廓了。这次谈判固然是结束海军军备竞赛,以便为战后的德国赢得一段健康发展的时间,但也同样是德国用来打压假想敌、从而提升自己国际地位的一次良机。而为了确保自己的意志能得以施行,德国有必要联合多方势力来在谈判桌上增加自己的言语分量。奥匈虽然忠诚度绝对可靠,但在海军领域的话语权却几乎是与会列强中最低的经过一番思量之后,清英把搜寻潜在盟友的目光投在了日本身上。

    1905年5月28日,波澜壮阔的对马大海战在日本岛附近落下帷幕:远征3万公里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而以逸待劳的联合舰队却只付出了微不足道的伤亡。这一海战的结束最终奠定了双方的胜败格局。尽管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得日本那脆弱的农业经济濒临崩溃。战后那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下所签署的不割一寸土地,不赔一个卢布的《朴茨茅斯合约》更是让死亡12万人、军费开支近10亿日元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但一个事实却是无法否认,那便是日本战胜了俄国这台欧洲压路机,取得了亚洲国家对欧洲列强的第一个胜利!

    在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的狂热煽动下,日本民众已经全然将俄国无法在远东投放全部力量的这一战胜俄国的最主要客观事实给彻底无视:在他们的眼中,自己已国家经成为了超越那台欧洲压路机的力量,即便是较真正的欧洲列强都完全不遑多让!这种骄傲振奋的情绪如同瘟疫一般席卷国内,最终又反过来促使了军队政府在武力扩张道路上的愈演愈烈。尽管战后的日本经济始终气若游丝、市面上的米荒面乏更是如同家常,但野心勃勃的日本人还是通过了数额庞大的扩军预算:1910年,曾为联合舰队铸造了海战中坚的德国船厂,便不出意外的收到了2艘满载排水量高达2.9万吨的河内级战列舰的订单,连同图纸在内的总包价格超过485万英镑。而为了维系和当时仍是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国之间的关系,日本又在半年之后向威克斯船厂订购了满载排水量超过3.2万吨的战巡金刚。随着他们对图纸的研习完毕,3艘与金刚号相同的战巡姊妹和2艘继承于河内的重型战列舰也在之后两年间于本国造船厂内相继铺下龙骨:如果不出意外。日本海权野心的第一步四四舰队即将完成,而其海军力量也将因此超越意大利,成为仅次于德英美三国的世界第四的存在!

    虽然这一位面的德国占领了北部菲律宾,并即将从法国手中接过印度支那,已经较历史同期大大牵涉进了远东地区的斗争漩涡不过,日本南下的格局却也没有因为德国的殖民而出现根本性的改变。菲律宾南部还在美国的掌控当中,马来西亚、荷属东印度、以及最南端的澳洲,仍旧是极其诱人的膏腴目标。而一旦日本对这些地区产生领土需求,则必然会触发同美国之间的斗争矛盾,这便是德国所最愿意看到的结果。日本海军的强劲阵容必将牵扯住美国的大部分精力,如果能爆发如历史上一般的太平洋战争就再美妙不过了。

    诚然,在德国已经拥有了丰厚远东利益的当前,与日本之间的合作无异于是有着相当程度的矛盾:不过参考在日俄战争后还继续延续了下去、并直到今天还没有彻底废除的英日同盟,清英认为以德国取代英国还是不难做到的。毕竟与这头恶犬联合所带来的收益,要胜于它可能造成的反噬危险。

    不过,由于这里是美国人的地盘,加之自己身份所带来的瞩目程度也实在是太高了点如果就这样在美国人的眼皮底下、同他们的潜在对手日本进行拉帮结派的接触,清英也难以保证在谈判中会出现什么意外的变故。为了稳住美国人,同时也为了在日本人面前摆出矜持的姿态、以求今后让他们在合作中做出更多的让步,清英便没有第一时间去联系日本方面的全权代表加藤友三郎,而是静候会议的揭幕。7月2日,世界瞩目的华盛顿海军会议终于拉开序幕,包括法国和奥斯曼这两个酱油代表团在内,共有8个国家参加了这次没有硝烟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