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hellip;hellip; 在父母的威压下,卢振宇还是选择了妥协,这也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元朗广告那边,索总只是让他回去工作,并未提及涨工资升职的事儿,被陈智睿陷害和霸占设计成果这事儿上,公司也没做出相应的处理,据徐晓慧透露,陈智睿的舅舅是某大型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是元朗广告的甲方,所以嘛hellip;hellip; 卢振宇哀叹世道不公,对于报业集团的工作就没那么反感了,江北报业集团下辖三个报社一个网站,江北日报社那是主流官方媒体,党报性质,另外两个报社是都市晨报是北泰晚报,前者是后起之秀,后者是创刊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老报纸,名头很响,陪伴着百万江北父老度过了几十年岁月。 当一名记者,对于卢振宇来说很有挑战性,背着单反相机到处跑,采访社会百态,见惯人间冷暖,想想都有些激动哩。 父亲出面联系了元朗广告,帮儿子提出了辞职报告,索总虽然觉得惋惜,但还是尊重了小卢的选择,让人把他的笔记本电脑快递来,又把当月的工资结算了,数字非常丰厚。 卢振宇去派出所办了身份证,先拿着临时证办理各种事务,补办了手机SIM卡,新买了一部小米手机,重新把自己武装起来了。 父亲请了几场大酒,每天喝的醉醺醺的回来,坐在沙发上吹牛,说进报社相当有难度,这回是请了区委宣传部的老关系,把话递到了报业集团的主管单位文广新局,又找了某某副局长打招呼,报业集团老总亲自批准进的人。 卢振宇不以为然,平面纸媒早就日暮西山了,哪有那么嘚瑟,但是在老一辈心目中,报社还是个崇高的地方,比国家机关差点,但是比一般事业单位要好多了。 过了两天,报到的日子来临,卢振宇穿着白衬衫,带着自己的毕业证,学位证和简历来到位于江畔的报业集团大楼,在门卫室登记了一下,来到人力资源部找管事的人,管事的拿出一式三份合同给他签。 卢振宇看了一下合同,抬头问道:聘用合同?不是说事业单位么?rdquo; 管事的笑了笑:咱们报业集团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事业编制是集团一把手都没法决定的,起码要副市长批条子才能进人,聘用也没什么不好,待遇差不多,除了住房公积金没有,别的社保医保都有,就是刚进来工资低点,不过没关系,慢慢涨。rdquo; 卢振宇这才留意到工资那一项,他的月薪是1600元,卡着江北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这点钱够干什么的,他顿时懊悔起来,不该听父亲的迷魂汤进报社。 记者的工资也太低了吧。rdquo;卢振宇说。 记者?rdquo;人力资源部的这位职员又笑了,你不是进采编部,你是广告部。rdquo; 卢振宇心中暗骂,本以为是记者,却成了广告部门的人,自己刚从广告公司出来,又进了广告部,倒也能一展所长,平面媒体嘛,总是需要设计人才的。 广告部在五楼,你自己去报到吧。rdquo;管事的把签好字的合同收起来,等盖完章再还给卢振宇一份。 卢振宇颠颠跑去广告部报到,主任看了他的学历证书,随便问了几句,就给人给他安排座位和工作了,广告部是大通间,里面是用浅蓝色的隔断分割成一个个格子间,广告部的员工们就在自己的格子间忙碌着。 新人没地位,分给卢振宇的座位是刚进门而且背对着大门的格子间,基本上毫无隐私可言,也没有配备电脑,只有一张三尺见方的工作位,一张气压旋转办公椅。 卢振宇坐在格子间里百无聊赖,借着上洗手间从广告部里走了一圈,他惊讶的发现,广告部的同事们没有一个在设计画图,而是都在打电话,他回到座位,问对面格子间的同事:老师,咱们广告部主要负责什么业务?rdquo; 对面是个三十来岁的汉子,他看了卢振宇一眼:新来的吧?广告部当然是拉广告的了,没有广告部,报社吃什么?报业集团上千号人,就靠我们广告部养着了。rdquo; 卢振宇问:老师,那咱们不用设计广告,画个图什么的。rdquo; 同事说:别喊我老师,我叫陈远平,你说的那个是照排室的活儿,和广告部不搭界,咱们就光拉广告,对了,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rdquo; 我近江师大中文系的。rdquo;卢振宇站起来,握住了陈远平伸过来的右手。 巧了,是校友啊。rdquo;陈远平很高兴,我2010届的。rdquo; 恰好主任经过,说道:老陈,以后你带着小卢。rdquo; 卢振宇成了陈远平的徒弟,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陈老师给他详细介绍了广告部的职能,部门细分为好几块,有的专管酒水类广告,有的负责房地产,有的只联系医疗卫生部门,还有汽车部门,旅游部门等等。 一个人就可以是一个部门。rdquo;陈远平说,以前新媒体没兴起的时候,报纸不愁没饭吃,广告部坐在家里就能来业务,现在不行了,得出去跑,咱们广告部采取部门承包制,干得好拿钱多,干得不好就喝西北风。rdquo; 卢振宇沮丧道:出去跑业务啊,我专业不对口。rdquo; 陈远平劝他:我体育系的,比你还不对口,不照样拉广告,拉下脸来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再说了,你以为记者就不用跑业务了?全报业集团上下一千口子,包括老总在内,全都有任务,每人最少五十份全年报纸。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