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皮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电影教师在线阅读 - 第2022页

第2022页

    不过斯科塞斯低估了对方的无耻,很快一个叫霍恩·格伊尔的影评人在网络上对斯科塞斯的批判进行了猛烈回击:“斯科塞斯已经老了,他的电影也不再受欢迎,但斯科塞斯是个喜欢拍电影的人,如果不能拍电影,会非常痛苦的。于是,他为自己找到了一张长期饭票,给张然和张然旗下的奈飞打工。今年八月,斯科塞斯将自己的新片《爱尔兰人》的版权卖给了奈飞,电影才有足够的资金启动。所以,我们应该理解斯科塞斯,他老了,拍不出好电影了,他只是为自己的长期饭票发声。”

    张然看到这篇文章后,感觉太过分看,说斯科塞斯是为了讨好张然和奈飞才写文章的,这完全是对他人格上的侮辱。张然赶紧拨通了斯科塞斯的电影,想要安慰老头几句。

    不过斯科塞斯的语气听起来十分平静:“看《正义天使》的时候,我看到众多专家和教授攻击张纯如,我觉得是不是有些夸张了,东瀛人在美国的势力真的有那么大吗?现在我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了。”

    张然不知道斯科塞斯是真的很平静,还是故作平静,便安慰道:“马丁,你还是去忙你的新片吧!像你这样的知识分子不擅长跟人对喷,还是交给我来,看我喷得他们生活不能自理。”

    斯科塞斯知道张然早就做好了跟那些人交锋的准备,他相信张然会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的,轻笑道:“那好,那我就等着看好戏了。”

    张然冷笑道:“你就得等着看吧,我会让他们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

    挂掉斯科塞斯的电话后,张然很快敲了一段长文,发在Fly上,对那些抨击《正义天使》的评论进行回击,指责这些所谓的影评毫无价值,完全是政治评论。

    张然在文中写道:“东瀛右翼这些年来一直在否认日军的罪恶,只要有反应日军罪恶的作品面世,就会遭到他们的攻击和抹黑。这样的事不是一次,也不是一件。

    去年安吉丽娜·朱莉执导的电影《坚不可摧》上映后,就被很多东瀛民族主义者炮轰电影‘反日’,并要求禁止该片上映。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这些人连电影都没看,却指责电影里的一切都是捏造的。很多美国影评人也抨击电影里面描写日军虐待俘虏的场面是‘没有意义的拷问马拉松’,甚至还有媒体说‘可能会刺激中国的反日情绪’。

    当初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从出版之初就受到各种阻挠,等到这本书出版之后,张纯如和她的书更是遭到了猛烈的抨击和指责。

    有这么多活生生的例子在前面,我非常清楚《正义天使》上映后,这些人一定会跳出来抨击电影,而他们的指责一定离不开这几个词语‘政治宣传片’、‘丑化日军’、‘反日宣传’。事实也是如此,现在对《正义天使》的批判基本上离不开这几个词语。

    其实我对这些评论毫不在意,因为这些评论毫无价值,根本不是影评,而是政治评论。我记得有篇评论说‘如果华纳兄弟娱乐公司在1942年导演《正义天使》这样一部电影,也许可以成为一部有效的反日宣传片,而且博得好效益。但在今天,《正义天使》如此拍不过是低级噱头’。这样的评论让我觉得很好笑,我想如果这些文章发表在1938年的《朝日新闻》上,会是非常优秀的政治评论,甚至可能获得东瀛政府授予的勋章;但作为影评,还是算了,就别侮辱影评这个词了!”

    第1133章 口水战

    张然的文章发出来后,立刻被众多粉丝和影迷转发,并迅速送上了热搜榜首位。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这篇文章转发破百万,点赞54万多,评论超过十万:“影评人是一群不懂装懂的白痴,他们写的文章毫无价值!”、“影评人谈电影就是太监谈做爱!”、“影评人是个没有意义的职业,电影好不好用得着别人来告诉我么?”……

    媒体对张然的反击非常惊讶,对于影评人的恶毒攻击,好莱坞电影人一般会保持沉默。因为他们都明白,犀利就是影评人的招牌,挖苦讽刺是影评人风格的一部分。他们以为张然肯定不会回应,以张然的身份根本没必要搭理这些影评人,没想到张然竟然回应了,而且是以最猛烈的姿态回击。

    对媒体来说,张然回击影评人简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完全是送大新闻上门。于是,各大媒体都在娱乐版以大篇幅报道了这则新闻,标题煽风点火的意味特别明显:“张然痛斥影评人都是一群不懂装懂的蠢货!”

    国内媒体也在第一时间报道了张然抨击影评人的新闻,但报道的态度却呈现为两种不同的形态。国内大部分媒体力挺张然,因为西方长期以来就喜欢对中国进行“政治化”的读解,不管什么问题他们都能扯到政治上去;而以《新晶报》为首的张黑媒体,对张然冷嘲热讽,高呼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朱大柯、肖鹰等专家教授更是激动得手舞足蹈,他们知道对影评人来说,在骂电影的时候,是巴不得电影人回应的,那样可以展示自己的电影功底与辩才了。他们相信影评人很快会对张然进行反击,也相信张然不是这些影评人的对手,他们恨不得整个影评界能够一哄而上,将张然痛骂至死。

    正如朱大柯他们预料的那样,影评人的反击很快开始了。

    第一个跳出反击的是知名影评人谢利·克雷泽,这个人对中国电影非常了解,曾经在北平居住过十年,还有个中文名字叫谢枫。他之所以第一个跳出来,是因为《帝国》的影评就是他写的;这篇文章被张然骂得太惨了,说他写的不是影评而是政治评论,这简直连他做影评人的资格都否定了。试想一个影评人写的文章被认为是政治评论,那他还有资格做影评人吗?所以,他肯定要反击,也不得不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