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9页
美国娱乐圈跟国内差不多,有很多小圈子。马特·达蒙跟本·阿弗莱克、马克·沃尔伯格等一帮人基本上都是来自波士顿,而且抱团比较厉害,因此又被称为波士顿帮。最近几年随着马特·达蒙等人在好莱坞大红大紫,并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波士顿帮的影响就越发大了。 张然对马特·达蒙印象不错,但对本·阿弗莱克和乔治·克鲁尼印象比较一般,更重要的是《未来启示录》刚刚输给了本·阿弗莱克和乔治·克鲁尼制作的《逃离德黑兰》,没心情见他们:“你们波士顿帮聚会,我去干什么?还是算了吧!” 马特达蒙见张然拒绝,赶紧道:“他们都特别崇拜你,一直想要跟你见面,跟你聊聊,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这次搞派对的时候,他们就希望我能把你请到派对上。就是见面聊聊,不会耽搁你太多时间的。” 张然见马特·达蒙都把话说到这种程度,不好再拒绝,觉得去逛一下,随便聊几句闪人就是了,也耽误不了什么,便道:“好吧,那我就去看看吧!” 半个小时之后,张然和马特达蒙来到了比弗利山庄的一栋别墅。别墅前的停车场停着二三十辆顶级跑车,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帕加尼……显然今天到场的都是有钱的大富豪。 张然戴上马特达蒙准备的面具,并穿上了古罗马的托加长袍。据马特·达蒙介绍,今天晚上这个派对的主题是罗马,所有人都将扮成罗马人。 别墅门口,马特达蒙递过邀请卡后,保安看了看,然后打开了大门。 走进别墅便是大厅,三三两两的男女聚在一起,或坐或站,男的都穿着古罗马的托加长袍,女的都穿着穿的白色斯托拉长袍。不只嘉宾如初,在场侍者也是一身罗马装束。所有人都带着面具,不是那种遮住整张脸的面具,而是只遮住半边脸的舞会面具。 马特达蒙找了张空桌子,请张然坐下,然后告诉张然,他去找本·阿弗莱克他们。张然端起酒杯慢悠悠地喝着,同时打量了一下四周。这些男女手里都端着酒杯轻声交谈着,偶尔会发出一两声清脆的笑声。 一个年轻女人走过来,在张然的面前坐下,问道:“你是一个人吗?” 张然看女人一眼,只露了下半张脸,看不出是谁,但他感觉应该是见过的,可能是哪个女演员。像这种娱乐圈的派对,要么是来拉关系的,拓展人脉;要么来找乐子的,大家都带着面具,完全不用顾忌负,一夜之后,谁都不认识谁。 不管眼前的女人是哪种目的,张然都毫无兴致,耸耸肩膀道:“不,我是和朋友一起来的,他很快就会回来的!” 女人轻笑一声:“是的,我看到你的朋友了。我说的是女伴,参加这个派对没有女伴不行的。既然你没有女伴,那我做你的女伴,你不想一个人度过这个夜晚吧?” 张然看着女人冷冷地道:“你知道我是谁?” 女子轻笑道:“这很重要吗?我根本不关心你是谁,我只是想跟你聊聊。” 张然心想如果你真是想跟我聊聊,你绝对不会这么说的,因为我认为你有其他的企图,正常人听到别人这么怀疑自己肯定会生气,但是你没有。要不知道我是谁就有鬼了!他耸耸肩膀道:“那好吧,不知道你对电影有兴趣吗?”女人道:“是的,我喜欢电影。”张然嘴角出来一丝笑意:“我喜欢戈达尔的《电影史》,将来我也打算拍一部电影,叫《电影史》。你知道戈达尔《电影史》吗?这部电影可有意思了……” 张然滔滔不绝讲起来,戈达尔的《电影史》是一部纪录片,晦涩难懂的画面和旁白对普通观众来说,简直就跟天书似的,但这部电影在欧美知识界和评论界有着极高的评价,融汇了文学、音乐、哲学、绘画、现代史等众多的元素,而张然讲的也是这些。 那女人那里听得懂,就跟听唐僧念经似的,只听得头昏脑涨。她在心里叫苦不迭,这家伙是gay吧,美人在前,竟然不谈情不谈性,尽扯什么狗屁艺术,简直心理变态!但她又不能走,而且还要装出听懂了的样子,面对微笑,还要时不时点头,要多辛苦有多辛苦。 就在此时,马特达蒙领着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走过来。胖子冲张然举了举杯子道:“好久不见,没有打搅你谈情说爱吧?” 张然一怔,虽然带着面具,但这肥胖都身材,满是胡渣的下巴,还有这声音,不是哈维是谁!他看了马特·达蒙一眼,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想见自己的不是波士顿帮,而是哈维。马特达蒙的成名作《心灵捕手》就是哈维投资并发行的,这是一部横扫各大奖项的电影,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正是凭借这部电影在好莱坞崭露头角的,所以,马特·达蒙、本·阿弗莱克跟哈维关系一直不错。这次奥斯卡的公关大战中,哈维用尽各种手段抹黑《未来启示录》以及其他竞争对手,但他始终没有黑马特·达蒙,也没有黑本·阿弗莱克的《逃离德黑兰》。 张然看了马特·达蒙一眼,举起杯子喝了一口,又看着哈维,淡淡地道:“你把我诓到这里做什么,不会是怪我抢想好的奖杯,准备打我一顿出气吧?!” 哈维在张然的对面坐下,他这一坐,那个戴面具都女人就起身坐在张然的旁边。张然没有搭理她,冷冷的看着哈维。 哈维摊了摊手,道:“当然不是,我可是文明人!”听到这话张然差点没喷了,谁不知道你哈维是老流氓,什么时候变文明人了?哈维继续道:“我能从别人手中夺过奖杯,别人当然也可以从我手中夺。我找你是想和解,其实我们并没有多大的仇对吧?我曾经暗算过你,但你并没有吃亏,吃亏的是我。不但失去了米拉麦克斯,而且丢掉了《华氏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