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页
换句话说,这里的植物种类,比滇南的种类还要丰富。 吴院士用登山杖指着一棵乔木问李君阁:“皮娃知道这是什么树吗?” 这是一棵树皮灰白的高大乔木,高度有三十米左右,地上突出一些板根,树叶是倒卵型,树冠树形都非常漂亮。 李君阁摇头,这种树他是真没见过。 吴院士笑道:“此行不虚啊,仅此一处发现,就已经没有白来,这是箭毒木。国家三级保护植物。这本来是海南岛的特有树种,应该生活在雨林之中才对。没想到在你们这里独特的气候下竟然还得以遗存。” “对了,他们那里也有类似育爷爷那样的侗族狩猎高手,这树就是他们的宝贝,白色树汁具有剧毒,可以通过伤口让心脏麻痹,血管封闭,血液凝固。因此当地人都叫它‘见血封喉’,他们一般用来制作毒箭。” 说完又道:“现在滇州也在引种,算是植物里边的迁地保护,你们夹川似乎也可以考虑一下。” 李君阁吓得连连摆手:“这个就别在李家沟弄了,李家沟正在搞农业开发区和旅游开发区,这要人命的玩意儿,即使要引种保护,最好也是种到其它乡镇去比较好。” 一路上惊喜连连,什么珙桐,桫椤,在一些温暖的山谷深处也有发现,而转上山脊旱坡上,云南松,马尾松也有生长,两者之间,则是枫槭柿榉一类标准的温带树种。 这一奇特的植物分布现象也让吴院士称奇,不过这是张院士的研究方向,不由得笑道:“这老张,到蜀山来倒成了井底之蛙了,等回去好好嘲笑一下他,这外头的植物分布更加奇特,居然也不出来看看!” 众人转过一片砾石山坡,在灌木从和茅草丛生的交界处,几株毫不起眼的小草长在那里。 吴院士的助手首先发现,惊讶地对吴院士说道:“导师,快看。” 吴院士一看就蹲下不走了,和学生们一起量茎长度,量直径,查分布,数种群,忙前忙后。 李君阁和麻头表哥三人面面相觑,这又是什么鬼?一点没觉得这草稀奇啊…… 这草是细细的草藤,卧地平铺伸出去三四十厘米,草藤紫绿色,小小的叶子成片卵型,对侧生长。 等到吴院士忙完,这才站起身来对李君阁几人说道:“难得,太难得了,金铁锁你们这里也有!” 李君阁问道:“怎么?很有价值?” 吴院士笑道:“这是一味滇药,在滇州叫做‘对叶七’,‘蜈蚣七’,‘夷方草’,‘白马分鬃’;根入药,被称为‘独钉子’,‘土人参’,‘昆明沙参’,‘麻参’,‘金丝矮坨坨’……” 李君阁听得脑子一团乱麻:“哎哟这也太乱了……” 一位助手笑道:“所以吴院士的工作才显得这么重要,给所有植物科学命名科学归类,这金铁锁现在归类于石竹科金铁锁属,列入中国特有,稀有种,再配上拉丁文命名,然后收进西南植物数据库里去,才能避免各地杂乱无章的称呼带来的误认和错乱。” 李君阁拉着吴院士的手:“我现在有些明白你们科学家的工作是什么了……” 吴院士笑道:“是啊,从进入数据库那天起,它就有了科学的唯一命名,为科学索引,研究提供方便,这一辈子干好这一件事情,就不枉此生了。这草除了本身具有药物研究价值外,还是研究石竹科系统分类和进化的宝贵材料。” 然后李君阁又开始眼冒金星:“好吧我收回我刚才那句话,其实我还是不懂……” 到此为止,今天的考察工作就算是完成,李君阁一行人开始往回走。 今天诸事顺利,李君阁回到苦人窝不久,育爷爷瞿院士的队伍也回来了。 三只考察队开始相互交流考察心得,红毛狗没有发现,不过找到了它们的活动痕迹,剧痕迹判定,应该是不下二十只的大种群。 然后苦人窝山谷的不积雪原因也找到了,主要是此处山谷与夹川冬季太阳走向角度完全一致,而与风向有较大偏差,因此温度较高,且保温性能好,加上谷底沼泽腐殖土层厚,微生物发酵也会让土壤温度偏高,这才造成了这么独特的小气候。 李君阁说道:“我还以为有温泉地热什么事,原来竟然是这么简单!” 张院士笑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你这第一步是对的,不过后续没跟上,那就不是科学科研的态度了。” 李君阁笑道:“张院士你就别往我脸上贴金了,你就说我胡思乱想得了。” 育爷爷说道:“皮娃赶紧做饭去!别缠着先生瞎闹!” …… 接下来的日子里边,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日常,考察队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硕。 瞿院士在几天的探查里,各种鸡类不说了,猫科动物发现了金猫,豹猫,小熊猫发现了川西亚种,还有猕猴,青鼬,甚至还和下山的羚牛差点撞了个对面。 当然这些都是育爷爷和猎户叔的功劳,李君阁现在还没这个本事能在蜀山里随便就摸到兽路,找一堆野物出来,他只能碰运气。 张院士已经探明了此地的植被分布,认为是中国地理长期变化下,植物演进变迁的活化石带,从远古时期的桫椤珙桐,到红松银杏等裸子植物,再到分布更广适应性更强的被子植物,这里都齐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