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页
谋道的问题解决了,思想问题解决了,谋食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即使贫穷,那也是暂时的。 可如果只把眼光钉在经济利益上,那迟早还是会遇到问题。 这就是大家常听到的那句话:‘思想问题是大问题。’ 大家现在回去看全文,是不是这个意思?因此我想劝劝大家,不要拿着别人的观点当做自己的观点。道听途说的东西,先存疑,再自己研究查实,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 比如我现在说的,就一定全对吗?不见得。大家同样可以存疑,再自己去研究,得到自己的结论,这才是读书人‘求真’的本意。 我们再来说下一个所谓证据,很多人还喜欢引用的一段是《论语·子路》里边的一段话:‘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这话听起来,真像是孔子认为樊迟问种地的事情,孔子不会,于是恼羞成怒骂他。 可真是这意思吗?如果你打开论语,会发现原话是这样。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哎呀,又有一个长尾巴。 这才是原话。上位者崇尚道义,老百姓自己就来了。不用靠丰衣足食吸引他们,因为政治正确,他们自己就能创造财富,这就跟之前讲的意思相扣了。” 四爷爷说完,看了一眼直播间里的评论,不由得哈哈大笑。 “刚刚有网友说孔子说的是空话,人家请教实干,你给人家画大饼。 其实这就是政治手段和政治理念的区别,也是我正想解释的孔子说樊迟是小人的意思。 刚刚解释过了,孔子认为,重视耕作劳动,这些只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多也只能算政治手段。 而作为当时的政治人物,更应该重视的是政治理念。 礼,义,信,这才是根本和重点,有了正确的政治理念,才是解决国家大事的前提。 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那就是世界各国的宪法序言。 法国:‘法国人民热爱《人和公民权利宣言》……共和国对那些表明意愿和共和国结合的海外领地提供以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同理想为基础的,并且为其民主发展而设计的新体制。’ 德国:‘我德意志人民,认识到对上帝和人类所负之责任,愿在联合欧洲中以平等地位贡献世界和平……’ 美国:‘我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确立这一部宪法。’ 中国:‘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懂了吗大家?自由,平等,博爱,世界和平,正义,全民幸福……这些都是重要的政治理念,是不是一个比一个‘空’?是不是刚刚那位网友说的夫子的‘画大饼’? 可这偏偏是指导一个国家施政的最重要纲领,这些东西,远远比稼与圃更加的重要!所以才会被写入各国宪法开篇序言! 而恰恰是这些‘画大饼’,才是孔子希望学生们问出来的问题! 所以孔子口中的小人,指的只是樊迟,而不是指的农民。明明需要加深政治理念研究的时候,他去穷究政治手段,这就是政治领悟力不够,视野不够开阔思想层次不够高,不足以在未来成为一个合格的施政者。 不过我要指出的是,因为孔子的这些论断,后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宋儒之后就陷入了另一个误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错误地认为只要高举理念的大旗,把理念当做手段来施展,就可以解决一切政治困难。 这就是忽略了两者的根本区别,忽略了各自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 这才导致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此类言论的市场,结果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了儒学的僵化,政治体制的僵化,引发了后来的民粹主义对儒学的诟病,否定甚至是清算。 我想说的是,夫子的理论,伟大于他所在的时代,他提出了一个可供中国人奉行几千年而且可以继续奉行下去的的基础性纲领。 我们需要继承的,是他的精神大略,而不是把他的片言只语作为百分之百的真理万世不移,否则,既是东施效颦,又是刻舟求剑。 这个锅,是后代人的锅,不是夫子该背的锅。而且以夫子对机权的透彻理解,应该不会犯那样的错误。 说回《论语》中,正是因为孔子对政治理念的重视,所以只要是学生问到这些问题,比如颜渊问仁,仲弓问仁,子路问政,子夏问政,孔子都耐心的给予了让他们满意的回答。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非常好玩的现象,那就是《论语》里边还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喜爱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圣人也是人啊…… 你们以为樊迟的遭遇就是最糟糕的了吗?子路孔子很心爱吧?一样被这样批评过! 还有那个白天睡大觉的宰与,被孔子骂为‘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哈哈哈,夫子也是有脾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