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页
李君阁双掌一拍:“李家沟第二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 第171章 买鼠 赶紧摸出电话给梁慧丽阿音打电话,这个消息得让她们第一时间知道,这要是还通不过,等篾匠叔出去一趟再回来,县里会被动的。 挂了电话问篾匠叔:“篾匠叔啊,你的竿子制了多少支了?” 篾匠叔说道:“这玩意儿工太细了,现在几个漆室同时弄着,一次性也就能处理五支,每支工期都要两个多月,到明年二月,能弄出十支就谢天谢地了。冬天还要上山采竹,春天还要收集胶料,夏天要割漆,这些都要耽误工夫的。” 然后忸怩道:“如果还要结婚,那……可能耽误的时间就更多了……” 李君阁手扶脑门,这光棍看架势是憋得太久了,为了媳妇几百万的大生意都不要了哇! 感觉都无语了:“呃,好吧,五支保底总是有的吧?这五支做细一点,然后让婶子来编柄,按日本人的审美和传统来,我们拿去日本展销,这就是三百多万啊,你一点不动心?” 篾匠叔翻着白眼:“几根竹竿子跟媳妇儿,哪头轻哪头重我还是掂量得清楚的!” “……” 算了,这就没法聊了,李君阁干脆送他们出来,然后去后山吹了鹰哨,带着大呆它们去巡视自己的产业。 五六个月大的野猪也有七八十斤了,个头已经超过了白大它们,走在路上将路都堵满了。 来到猪场,老爸这些天已经将第一茬甜象草收割回来处理好了,十个青储池里都是满满的草料。 取出一些甜象草,李君阁对大呆他们说道:“你们吴叔叔嫌我一碗水没有端平,把你们丢山上不管,叫我用这个喂你们。” “以后每天早晚你们就过来这里吃,吃完了就去后山玩,不过不能祸害我种的东西,来的路上不准怼人,听到了没?” 大呆小花它们扇着耳朵,吃得开心无比。 李君阁笑得眯缝眼,都是乖娃子啊,啥时候给它们弄个标识才行,别被当野山猪给打了那才哭瞎。 查看猪场,透明树脂顶子已经搭起来了,大门也换了,整个空间很亮堂。猪场一侧几间小屋门已经封住了,门另开到猪场外边,这样可以防止养殖区的味道传到居住区。 然后从猪场挨着居住区不远另开了一个小门,居住区的人可以从那里进入养殖区,不用再远绕大门进来。 打开小门出去,来到居住区。 以前的几间小黑屋现在当外墙开了大窗户,把屋子照得亮堂。边上一间是放杂物的库房,其余的都是宿舍。 山边冬天冷,每个宿舍中间都是一个小金属台子,一个铁片烟囱通到屋顶外面,台子中间是一个小圆盘,取下来下面就是一个金属的炉子。 这就是山里人家冬日里的神器——白金炉。 房间里有这玩意儿,那叫一个暖和。没事的时候,中间烧壶茶,周围台子边上洒上一圈花生板栗,边吃边聊天,那叫一个滋润。 吃饭的时候汤菜放炉子上直接开吃,或者烫一个锅子,从头到尾都热乎乎的。 周边设施就简单了点,一个衣柜,一张床,一张椅子,一张书桌。 由于找胡永刚定的树脂板子还有剩余,朱朝安干脆在居住区外头弄了一个棚子,摆上了碗柜,木沙发,茶几,还摆了张八仙桌,八把椅子,成为一个开放的待客空间。 唯一不方便的就是没有独立卫生间,且唯一的盥洗室开得比较远,在茶林的一角。 茶林里已经移来了上百株的茶树,边上的还不到一人高,越往中间越大,最中间是那棵能让太极石发热的大茶树,周围空了一圈出来,不让其它茶树和它争抢阳光。 修建屋顶时的钢管手脚架也没有浪费,李君阁将每棵大茶树周围都安上了一圈手脚架,既可以扶持枝叶,又能够方便攀爬采摘。 在沿着墙根溜达到猪场另一头,这里用石头围墙围出一片区域,一头放着呢几十个猪槽,底部凿了孔,里面堆放着蒸过的腐殖土和大块的丹霞石,猎户叔跟药师叔已经从山里移来了不少的吊兰花种在里面。 兰场边上还有一个有机玻璃搭出来的阳光房,同时也是实验室,以后林旺财的组培研究就在这里搞。 巡视完整个区域,李君阁非常满意,等到水源引来,他就准备搬过来住下。 听说山塘已经围好了,李君阁又顺着山底修好的水渠往山上走。 兰场上去的水渠只是大水渠的一个分支,走了一段就是一个积水池,几条支渠都在这里汇合,出口高度一致,可以保证几条支渠获得水量都保证一样。 在出口处随便垒几块石头,就能自由调配各支渠的水量。 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最简单,最有效。 继续向上走了一段,就遇到一群老乡,正在往山上铺预制水泥板子。 板子不厚,但是三块板子刚好就能合成一小段水渠。 远远能看到,另一头也有一群人,在往这边铺。 等到两边的人碰头,这渠就算修成了。 看到李君阁上来,大家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生产队集体上工,集体下工的年代。 唯一不同的是,现在是给自家人干,干活的劲头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