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页
二刀肉又叫坐板肉、带皮坐臀肉,是做蒜泥白肉,回锅肉的首选部位。选这个部位都是一个目的:肉质纤维结实,富有弹性,煮后脆嫩,入口化渣。 这个就不能用野猪肉了,野猪肉有腥味,蒜泥白肉容易吃出来。李君阁选的是过年杀猪剩下的一块。 冷水入锅,加葱、姜、盐、花椒、料酒开始煮猪肉。 另一边,李君阁开始剥蒜,切姜,放到石臼里捣成姜蒜泥。 将将蒜泥倒出来,加点凉开水,调制成姜蒜水。 拿出一个盆子,倒入白糖,酱油,味精,花椒粉,花椒油,香油,米醋,辣椒油,盐调制成糖醋汁。 将中午的鸡汤撇去浮油,舀出一瓢鸡汤加入糖醋汁中。 待肉煮到九成熟,筷子刚好能穿透时,将肉连汤倒入另一个盆子里放凉。 中间梁慧丽三人进来了一趟,一人捞着一个玉米粑粑出去,坐在屋檐下啃着。 不一会老爸老妈也回来了,嗔道:“怎么给客人吃这东西,多不好意思啊。” 三人吃得开心,连连点头说道:“这个就很好,味道好得很。” 李君阁从厨房露出一个脑袋喊道:“悠着点,别待会蒜泥白肉做好了没肚子了!” 待肉放凉,李君阁拿出家里的大菜刀开始片肉。 将肉放菜板上,先将多余边角修工整。 然后左手按稳按紧肉,右手从一端拉锯式进刀。 刀法有个名头,叫“铲刨花”,讲究的是“进刀平稳,不轻不重,不偏不倚,刀随人转,刀进肉离”,最后左手两指一拈一弹,顺势一推,肉片便如木工刨花般轻盈的蜷于白瓷盘中。 皮、肥肉、瘦肉三块相连,平整透明。 片完肉,李君阁又切了两根黄瓜丢肉盆子里,然后将事先调制好的糖醋汁跟姜蒜汁倒入盆里,撒上葱花,芹菜段,搅拌均匀端了出来。 李家沟的风俗是晚饭比午饭简单,其实这也比较符合膳食科学。 又炒了一个丝瓜藤,主客便坐一起开始吃饭。 蒜泥白肉就着玉米粑粑和玉米稀饭吃,酸甜爽口,香而不腻。 梁慧丽三人又吃得连连称赞。 吃过饭休息了一阵,眼看着天快黑了,李君阁从自己床下翻出了一捆竹竿,长约两米,食指粗细,差不多有一二十根,对三人说道:“走呗,去河边溜溜弯。” 三人都说好,李君阁给每人翻出一个手电拿着,说回来时用得上,然后去拿上下午带回来那个泥鳅篓子,四人跟爸妈和奶奶告辞了出来。 太阳开始下山了,天边一片火红,草虫和青蛙开始活跃起来,到处都是虫鸣和蛙声。 花朵开始吐出芬芳,空气中充满了各种花朵的香味。 梁慧丽深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地说道:“这里空气的味道真是太好闻了。” 李君阁边走边分辨空气中的花香,现在他五感非常敏锐,能够识别出空气中有金银花,茉莉,米兰,黄桷兰的味道,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野花的芳香。 走过一片林子下的麦冬丛时,李君阁对三人说道:“记住这里,待会这里会有惊喜哟!” 三人闻言记下,跟着李君阁开始下坡,沿着石板路来到五溪河边。 河边有一条小泥路,贴着水边往前走,穿过一片竹林,来到了一处所在。 竹叶轻点这河面,四周一片静谧,河水反映着夕阳艳红的光辉,给四个人都镶上一层淡淡的金边。 周围净是归巢的鸟儿发出的鸣叫。 “天啦,这里真是太美了!”梁慧丽轻轻地喊道。 这里的水边有些大小不一的砂石,隔着几米长着一丛丝茅草。 李君阁站在一丛茅草旁边,抽出一根竹竿,三人这时才发现每根竹竿上连着一根两米来长的线,线的一端绑着一个钩子。 “二皮,这是要干啥?”朱朝安非常好奇地问道。 “明天能不能加个菜,就看今晚了。”李君阁一边回答道,一边从鱼篓子里摸出一条小泥鳅,将它的尾部挂在钩上,将它抛到水里,然后将竹竿牢牢地插在岸边。 泥鳅被竹竿悬挂在水中,但是仅仅沉入入水面下十来公分,它努力的挣扎着想向下钻,但是被竹竿牵着,只能带着竹竿的竿稍轻轻摆动。 四人又朝前行了差不多两三百米,每隔一段距离,李君阁就这样插上一根竿子。 泥鳅用完了,四人又在河边欣赏了一下日落,开始往回走。 半路上天就开始黑了,四人打开手电,继续前进。 又走了一会,四人走到了刚刚那片麦冬草的地界,李君阁叫大家熄灭手电,别出声,就这样静静的站着。 没多久,草丛中一道亮光闪了一下。 接着,一点,两点,三点……越来越多的亮光一闪一闪,渐渐连成一片,像远处蔓延开去。 李君阁听见后面三人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她能感到梁慧丽又开始扯他的衣角,小手都在微微发抖。 亮光还在移动,这是一片萤火虫。 大家安静的欣赏了十多分钟,李君阁轻声道:“怎么样?差不多我们就回了?” “呼!”三人刚才大气都没敢透一口,现在才长出一口气。 四人先后将手电重新打开,萤火虫受到干扰,好些便躲了起来,不再有刚刚那么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