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
篾匠叔也没有客气,说道:“皮娃还记着我好这口呢,我可是好久没吃过这个了。” 鲫鱼李家沟人一般做干烧,豆瓣鱼,鱼汤,很少凉拌,这道菜还是李君阁在渝州学的,所以他不回来,篾匠叔吃不到。 两人往村里回,路过李二毛家的茶铺,大家看到两人拎着钓具,提着大鱼,都知道是野生河鲜,便过来问卖不。 李君阁对篾匠叔说:“这大草鱼我们一家人加上你也吃不了,鲫鱼也有些多,要不我们卖一些吧。” 篾匠叔说:“大多数都是你钓的,你说了算,留几条鲫鱼下酒就行。” 李君阁就开始在那里卖鱼,篾匠叔便说干脆趁这功夫回去一趟把自家的东西放好,李君阁点点头让他去了。 将大草鱼跟鲤鱼卖了,鲫鱼当做添头送掉一些卖掉一些,只留了最大的四条,也有三斤多,留着给篾匠叔过瘾。乡里乡亲的也没讲什么价,但毕竟都是野生的河鱼,居然也卖了小三百块。 这时篾匠叔拿着一个长布包回来了,李君阁把钱分成两份,将一百多块递给他。 篾匠叔赶紧摆手说不要,说道:“都是你钓上来的,这钱我怎么好意思要,还是你留下吧。” 李君阁好说歹说才让他收下,但是也没敢多给,照足合伙打鱼的规矩,两个人平分。 回到家里正好在刚开始做午饭,奶奶见到两人说道:“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以往不是都要弄到半夜嘛?” 篾匠赶紧给奶奶问安,然后从长布袋里抽出一根竹杖递给奶奶说道:“嗐,我们两个就是去试了试新竿子,都不是奔着鱼去的,所以才回来得这么早。婶子,我篾匠也拿不出啥好玩意儿,这就是个意思,您别嫌弃。” 奶奶接过来说道:“哎呀篾匠你咋这么客气啊,手艺倒是越来越精到了呢,啧啧,看这漆水儿美的!” 李君阁接过来一看,说道:“篾匠叔你这可不是小东西啊,这是大礼啊,哈哈哈。” 篾匠不好意思说道:“这就是做竿子时用废的材料,我觉得怪可惜的,就给婶婶做了这根杖子。” 李君阁仔细打量了手杖,杖头是老柏木瘤子做成,瘤子上的木纹就像一个个漩涡堆叠,又像是虎皮的纹理,被打磨得非常合手,没有上漆,只用桐油养过一次,然后用皮料摩挲出光泽,显得古朴厚重。 杖头通过一个白铜环连接着杖身,杖身用的是制竿的材料跟漆工,金黄金黄的,裹着流动的蜂蜜那种通透的感觉。底下是一个三寸长的白铜杖钉。 竹杖虽然只有拇指粗细,李君阁试了试,强度却一点问题都没有。 奶奶试了试手感,高兴坏了,说道:“好久没有去赶集了,就是嫌走路不方便,现在有了它,可就得了劲儿了,就是漂亮得慌,有点舍不得当杖子使啊。” 篾匠叔笑道:“您老喜欢就好,可劲儿使,使坏了我再给你做一根!” 这是老爸也从厨房钻了出来,说道:“哎哟这杖子可真漂亮!篾匠你太有心了!” 李君阁说道:“老爸你来了正好,你跟篾匠叔先聊着,我去给他弄凉拌鲫鱼去!” 老爸说:“快去快去,佐料味道摆大些,你篾匠叔喜欢厚味的。” 李君阁到屋后将鲫鱼剖洗干净,然后在每条鱼身上拉了几刀,切了些姜蒜丝,倒入料酒跟盐一起倒盆子里码上味。 拿个竹筲箕盖住盆子,李君阁又去地里采了些绿色的二荆条辣椒,一些小米辣辣椒,一大把藿香嫩叶,又抽了几根香葱。 回来翻出一块姜,几瓣大蒜,丢石臼里,加点水捣成姜蒜泥水。 拿出一个小碗,倒了一碗蒸鱼豉油。 将二荆条辣椒跟小米辣椒一起剁碎。 再将藿香也切碎,都拌上少许盐。 半个小时后鱼码入味了,这时老妈把别的菜都做好了,将锅腾出来给他。 李君阁在大锅里加入开水,将鲫鱼放进去开始蒸,同时也将酱油碗放进去一起蒸。 七八分钟后,一盘鲫鱼刚好熟了,李君阁将鲫鱼端出来放一边晾凉,又放入另一盘,三斤鱼分两盘蒸,以免上面的熟了底下还是生的。 两盘鱼蒸好后,开始调制凉拌汁。 将蒸过的酱油倒入一个小盆中,将蒸鱼盘子里的鱼汤也泌出来倒进去,加入姜蒜水,糖,醋,香油,二荆条小米辣碎末,藿香碎叶,拌匀后浇到两盘鱼身上,佐料用量非常大,几乎盖住了下面全部的鲫鱼。 然后分别洒上一把花椒,两勺干辣椒面,烧开了一瓢滚油浇上去。 只听见“刺啦”一声,一股麻辣鲜香直冲鼻端。 再撒上两把葱花,凉拌藿香鲫鱼就大功告成了。 李君阁将两盘鱼端到堂屋,大家都已经开始动筷,老爸跟篾匠叔已经喝上了。 篾匠叔看到凉拌藿香鲫鱼,连连说道:“这个好,这个好。” 李君阁坐下跟篾匠叔走了一个,然后也开始动筷,从厚厚的佐料下挑出一块鲫鱼放入嘴里。 由于是凉拌,完全没有其它做法的油腻感,酱油也经过蒸鱼汤的稀释,味道不再浓郁,只在酸甜麻辣里,透出厚厚的青辣椒跟藿香特殊的清香味道,伴着野生鲫鱼的鲜甜,十分可口。 篾匠叔吃得停不下来,连连夸好,说自己怎么都弄不出这个味道,还是得数李君阁做得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