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页
而到了清朝时期,在文学作品中,这个’驩’字不再出现!” 台下的管彤彻底傻了,听懵逼了,阮汉闻是谁?左国玑又是谁?陈铎又是谁?我只知道李白、杜甫、苏轼等人啊,这些人干嘛的啊? 还有,你李凡怎么就那么确信“驩”字在明代文学史上只出现十次?可我却觉得你不是在吹牛逼,因为,你丫的,竟然把这十个含有“驩”字的一口气全部罗列出来了,锛都没打,这么牛逼的举动,我没有理由怀疑你啊! 这李凡,这么厉害么?我的天啊,我一会儿要好好上网搜搜他! 刚刚回国的管彤不了解“国情”,被震得一颤一颤的,双眸满满的全是崇拜。而其他观众们早经过了李凡多番洗礼,现在已经有“抗体”了,不至于大呼小叫惊为天人。 没办法,习惯了,毕竟,这都是李凡的常规操作,大家经历得太多了! 但,钦佩不已自叹不如的观众们还是第一时间把掌声送上。 李凡总结道:“纵观华国文学史,‘驩’作为通假字,一共出现了140次,明代之后,文学史上再不见‘驩’这个通假字。 但是,虽然清朝文学作品中并没有出现‘驩’这个字,可在各种手工艺品中,比如瓷器、雕刻等等,这个‘驩’又略略‘复燃’了,我所见到的清朝古董中出现‘驩’字的,一共8件,都处在乾隆年间,其他时期并未出现。” 王翔问道:“为什么乾隆年间再次出现这个字了呢?” 李凡解释:“这个有好几种解释,都经不起推敲,研究这个字的学者也没有几个,毕竟,通假字,在器物上是极其容易被忽视的。 我相信,台上屏风上几百个字,刚刚各位老师应该没有谁特别留意到个别的字吧?” 几位老师不语,李凡继续道:“再说回这个字,因为8件古董并不是特别有名气,又比较分散,国内有四件,剩下的在国外,细心留意到这个细节的学者,我认为不会很多! 这在行业里是个极其冷门的见识,冷到很多专家都可能不知道!如果造假者对此恰好了解,那他打算骗谁? 骗小白?骗入门者?如果打算骗大众,繁体字足够了,你弄个通假字上来,估计还得逢人就解释。而关键是,你解释了之后,人家相信你么? 况且,这屏风即便是现代品,这木材这手工这宝石,你想买下来这现代品最少也得二百万开外。 普通人消费不起,收藏家你骗不到,有钱人会找人掌眼,所以作假没太大的必要。” 吴龙道:“但是,在这个行当里,有些高级赝品就是要坑骗高手的!著名的‘八幅画’事件李凡你知道吧?” 又抬杠! 如果以这种态度穷追不舍地问下去,是没有尽头的。 非得用10%的可能发生的事情去质疑90%的正确性,这,就是某专家在下意识地尽量维护自己在鉴定方面的权威性。 李凡笑容没了,声音略冷:“‘八幅画’事件和这屏风有着本质的差别,不作讨论,我再归拢一遍。 这件屏风如果是造假的,那么,需要以下条件同时触发: 1,造假者是个大师级别的人物。 2,大师意恰好想到了用这个字造假,其他通假字都没想到。 3,造假的目标客户是,高端收藏家或者学者,能和造假者产生学术上的共鸣。 大家可想而知这三条同时触发的可能性。 当然,老师们的假设也可能发生,比如说张三知道李四了解这个字,然后费尽心思作假来对他诈骗。这种情况有,但是是特例事件。 用特例事件来否定普遍问题的话,我认为是,是本末倒置。” 李凡说到这儿,看了看三位专家,继续道: “而最关键的一点,造假者既然耗尽了极佳的木材、上好的宝石和精巧的手工,大费周折地折腾一番,连‘驩’字这个微乎其微的细节都考虑到了,这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将屏风定义为乾隆年间的古董。 这个大家没疑问吧? 可是,所有方面都是精妙至极,可为什么却把最显眼的地方忽略了,为什么这个屏风不做旧?而是如此的崭新? 如果是打算制作成赝品,有脑袋的人都会人工做旧,这,是最大的漏洞,完全不合理!” 专家们被辩无言,观众们猛地点头同意: “对哈,我怎么没想到这层呢?” “李凡说得有道理,如果费劲巴力地耗费心神地做个假,结果反而把表面工作丢了,这连脑残也不会去干啊!” “大家看啊,专家被李凡说没电了!” …… “诶,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造假者就是分析到了买家的这种心理,然后特意没做旧呢?” “去去去,像你这么质疑下去,整个世界都乱套了。” 李凡道:“总结,从这个‘驩’字层层分析,这件屏风造假的概率极低!它,应该就是乾隆年间的。” 王华道:“也可能是现在的工艺品,也没打算造假,就是仿古而成,正常销售。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尼玛,好讨厌,又抬杠。 要是这么抬杠的话,给你们一根杠杆,你们都能把地球翘起来。 李凡一句话,你们10句话,李凡提供10种思路,你们联想到100种质问,什么时候是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