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0页
见到二人陷入这般奇怪的沉默之中,周围一群科学家慢慢的不说话了。 首相办公室内,也慢慢陷入到了一片沉默之中。 不知道过了多久,科莫洛夫狠狠的拍了拍巴掌。 “这个田鼠掘进机的地下工作效率,配合正信其他几样器械,似乎……还真的有可能完成福岛核电站的补救方案!快!马上联系这家企业,我需要他们以最快的时间到达现场!” 科莫洛夫兴奋的说到。 但是不说还好,说了,菅直非人脸上的表情就更加凝固了。 老头又说了一遍,没有得到回应,便奇怪的看了一眼菅直非人:“你们难道不想解决福岛的核泄漏?没有听见我说的话吗?” 菅直非人的秘书尴尬的轻咳了一声,“咳咳、科莫洛夫先生,这家企业现在正在狮子大开口,这个解决方案,他们要价……一百亿人民币!” 老头深深的惊讶了。 但是经历过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并且这辈子都为了切尔诺贝利遗留损害而做修补工作的科莫洛夫,脑回路自然是跟正常人不一样的。 他惊讶的,不是这个价格。 而是日方的态度。 “这个时候,你们……你们还在为了钱而斤斤计较?!”他激动的连说话都挂上了一丝痰音。 “我们并非缺钱,只是大日本,决不能成为任何人籍以扬名立万或者是牟取暴利的工具!”菅直非人说的斩钉截铁。 带着一种古怪的咕噜声,科莫洛夫定定的看着菅直非人说道:“我这半辈子,都活在切尔诺贝利的阴影之中。现在的切尔诺贝利,变成了只能通过无人机和遥控机器人进入的城市。 你根本不知道,在那场噩梦一般的事故之前,它是有多么的繁华。现在呢?那里只有一些干枯的植被,破败的楼房。 还有那写着几万人名字的受害者死亡名单! 我亲眼见到辐射量超标,七窍流血而失去生命的救援人员,也见过深受癌症折磨在痛苦中慢慢失去生命的救援人员,更看到了他们留下来的,那些畸形的,发育不全的,仿佛怪物一样的遗孤! 一百亿的报价,才一百亿,仅仅是一百亿……呵呵、你们是多么的幸运……能在这个时候,接到这样的报价?” 看着菅直非人仍然面无表情,老头缓缓的摇头,缩着身子走出了首相办公室。 一群专家看了看老头落寞的背影,然后又互相看了看,发声了:“首相先生,我们认为目前最紧要的,是遏制和阻止熔穿的发生。如果你们政府有能力,我想还是试一试这个方案的好。毕竟,我们所面临的选择不多,不是么?” 菅直非人仍热不为所动。 “我在重申一遍,先生们。福岛是日本的福岛,泄漏也发生在我们日本的国土上。虽然承蒙各位的辛苦努力,对目前的事态做出了评估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不过事情的最终决定权和处置权,还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小次郎,帮我送专家们去休息。” 他冷冷的说到。 在秘书客气的手势之下,众专家摇着头离开了首相办公室。 当这些人走后,菅直非人憋着嘴考量了片刻,拿起了电话,“把我们的核处置专家,还有三菱,日立,日产柴的人都叫来!” 放下电话,看着桌子上那份正信的方案,他冷冷的一笑。 “我就不信,凭借我们自己的力量,就完不成这个东西!” 第1150章 日方的“大拯救行动”! “就是这份方案,你们可不可以做得到?” 面对一群企业代表和核能领域专家,菅直非人指着正信的那份方案沉声说道。 “这……” 在看过那份资料之后,三菱重工和日立等一众企业的代表为难了。那份资料写的太过简要,主要说明和强调的,是正信的工业设备性能与福岛核电站目前的情况结合的问题。 对于怎么施工,用什么方式去补救核泄漏,之时大笔一挥,用春秋笔法一带而过。所以,即使是方案摆在众人面前,他们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工业领域和建设领域的事情就是这样的; 就拿一款产品来说,有的时候,就算是掌握了竞争对手所有的技术参数和设计图纸,能不能把产品复制出来都不一定。 原因嘛。 生产工艺的不同,制造标准的不同,甚至是人员水平的不同,都会成为不成行的不利条件。 建筑也一样,你使用的设备不同,施工方式和流程不同,就算是给你一份标注了目标的方案,也根本就无从下手。 这就跟解一道数学题是一个道理,给你一个超级复杂的方程式,并且给你答案。 但是这个解题过程,有时候也能难死人。 而现在这个比单一产品设计还要庞杂的解决方案,那就更不用说了。 “怎么不说话?做不到吗?” 菅直非人看着众位企业代表一脸的懵逼与无奈,冷冷的说了一声。 “首相大人,这不是做不做得到的问题。你要是非要让我们做,我们也能做得到。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想要给目前的福岛核电站四个机组加装石棺和基座,如果要在五天之内完成,那就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如切尔诺贝利当初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