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页
而第二个特点,就是便宜! 汽以车销量冠军多年的铃木马蒂路奥拓,也就是铃木奥拓为例。 这款车原本是没有引进中华的,第五代铃木奥拓的印竺本土化车型。 铃木在印竺可是有很大的历史基础,奥拓2000年就在印竺投产。在2012年,生产了12年的老奥拓终于被针对印竺研发的第二代马鲁蒂奥拓取代。在这期间,这款车型一直冠绝印竺汽车畅销榜榜首。 这款车,其实也就是被称为铃木奥拓800的出口市场产品。 多少钱呢? 在印度的起价为25万卢比,大概……相当于2.5万人民币! 并且,通过大使馆提供的资料来看,整个印竺汽车市场上销量前五十的,压根儿就没有售价超过一百万卢比,也就是十万元人民币的车型! 而且无一例外,全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小车! 在这个汽车销量排行榜上,李凡愚甚至还发现了一个袖珍车型——也就是由塔塔集团研发的,售价十九万卢比的塔塔Nano。 这车小到什么程度呢? 车长三米,车宽一米半,轴距……两米一! 让李凡愚感到哭笑不得的是,就这么小的车,竟然还是四开门,带后排座的! 李凡愚严重怀疑,这样连放只鸡都有点儿费劲的后排,特么真能坐人? 还是后排座根本就是起到后备箱的作用,乘客发挥挤火车技能,坐在这台Nano的上面? 看到这样的资料,就连一向没心没肺的李凯都忍不住撮了牙花子; “李董,我觉得目前咱们集团旗下最低端的车型宏光,拿到印竺市场都算是高端定位了啊!” 李凡愚深以为然:“嗯!” 不过随即,他便长叹了口气。 以正信现有的产品序列和研发经验,印竺这个市场,有点儿不好搞啊! 第0826章 水太清,不好摸鱼! 已经对汽车行业吃透了的李凡愚知道,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汽车消费习惯,都是人文风俗,经济水平,社会导向等因素共同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印竺能有现在这样的汽车消费习惯,其实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开始普及汽车时,都是以小微车型为主。像当年的中华那样,明明绝大多数国民还没有车的时候,就追求更大的汽车的国家反而是少数。 这其中的原因,大概是在中华体制下汽车普及初期,公车占的比例太高所导致的。公车消费不像私车消费那么精打细算,加上重点往往放在后排以及对大气形象的需求,往往就倾向于大车。 更进一步,公车消费又对整个社会的汽车消费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等到老百姓能买得起车的时候,早已经在十几年的公车熏陶下,形成了只有够大够好的车才算得上是真正汽车的观念。 印竺显然没有这个导向。 而落后的经济水平以及不好面子的消费习惯,再加上拥挤和混乱的城市交通,直接导致了微型车火爆市场的形成。 而这样的因素虽然正常,但是却不能不重视。 任何汽车产品,都需要在正确地点,以合适的价格,在恰当的时间推出,才能获得成功。 正信一直以来的研发和经营,就是求高端求实用。 现在想在印竺市场落下脚跟,就必须重视当地的消费水平和用车习惯。这对于正信的服务成本,以及车型的价格和成本控制,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回到了宾馆之后,李凡愚和李凯等人又将从大使馆拿到的资料看了一遍。 直到后半夜,李凯等人实在扛不住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才放下手中的资料,走到了窗前。 “看来,想要在印竺市场扎下根来,面子里子都不重要。能在如此密集且低质话产品林立的市场上伸进去手,才是关键啊。” 看着窗外可能几百年前唐玄奘取经时也见过的明月,李凡愚自言自语道。 正在这时,隔壁的一个有些悲恸的声音,把他从沉思之中拉了回来。 李凡愚根本不懂印竺语。 所以来的时候,就通过程珂找到了一个懂得部分当地语言的翻译。 从下了飞机,这翻译简直就成了他的耳舌。 隔壁的那个声音,现在说的是英语。虽然透着一股咖喱味儿,能把“To”的发音说成“Do”,但是以李凡愚这两年练出来的英文听力水平,还是听了个七七八八。 “叔叔、我知道父亲在英国欠下了大笔外债,向×××神(李凡愚没听懂)发誓,我一定会承担起责任。但是穆邦铎摩托车厂,是我父亲一生努力奋斗的成果。我不能让它没有价值的从我手里失去。” “不不不~!我并非不想卖掉它还债。但是请看在阿米尔和玛莉卡的份儿上,请至少让我找一个好买家。看在××××神的份儿上,叔叔,请你务必再替我周旋一些时日。求你。” 听到那人的哀求,李凡愚暗叹了一声; 这他妈什么宾馆? 隔音怎么这么不好! 这大晚上一老爷们儿哭天抹泪的,还让不让人睡觉啦! 有什么事儿不能明儿再说?你们印竺跟英国的时差……也就十几个小时嘛! 李凡愚完全没有意识到,为了研究市场策略,他已经肝到了半夜两点。 将窗帘拉上,把几个睡得直打呼噜的家伙踹出自己的房间,他蒙头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