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皮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我们是冠军在线阅读 - 第194页

第194页

    张俊只知道傻笑,本来在路上想了很多话的,要回来和父母聊。可是真见到分别了快一年的双亲,再多的话却只堵在喉头,说不出来。

    “啊!对了,我给你们带礼物回来了。”张俊拉开皮箱,小心翼翼地拿出两个盒子,大的递给爸爸,小巧的递给妈妈。

    “爸,这是送给你的相机。妈,这是香水,世界名牌香奈尔的啊!我也不知道该给你们送什么,随便买的。嗬嗬!”

    什么都不用送,只需要你平平安安回来,健健康康地成长,父母就很满足了。

    ※※※

    张俊洗过澡后,杨攀一家和苏菲的父母都来了。门口围着不少这个小区里面的街坊邻居,老爸也没有关门,大家都是住了十几年的邻居,他可不想被人家认为在摆架子,看看没什么。他还不时向门口的邻居们招招手,让他们进来坐。

    临出门的时候张俊躲在自己的小屋里面给还在学校上学的苏菲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她自己已经到家了,一切平安,问她什么时候回来。然后就自然是一些情侣之间的话了,为了不让某些记者们有可乘之机,就不在这里把那些甜蜜的话透露出来了。(李延:姓林的,什么叫可乘之机!什么叫某些记者!?)但是那些话其实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的,张俊对着电话说:“我很想你,苏菲。”

    ※※※

    保持微笑。这是张俊这几天内听华芳说得最多的话。

    出席政府的招待会,要始终保持微笑,彬彬有礼,给足政府面子。面对记者们的镜头和话筒,要始终保持微笑,不能让记者认为你是在摆明星架子,拒人千里。面对台下那些学弟、小学弟、小小学弟们,更要始终保持微笑,要给他们信心,让他们认为你是和善可亲的,这对于你塑造良好的形象很有帮助。面对请求签名合影的球迷,也要始终保持微笑……

    保持微笑。

    张俊每次保持微笑时都觉得好累。他觉得自己的微笑越来越“职业”了,有的时候他甚至根本不认为自己是在笑,可电视画面清楚地告诉他正微笑着应对所有人。

    这样好吗?他问自己。他只知道自己回来快一个星期了,在家里笑得反而越来越少了。虽说笑一笑,十年少。可是如果一天到晚都让你微笑不停呢?连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微笑呢?恐怕你也会受不了的吧?因此在公共场合下不停得微笑,就一定要在别的地方把平常的表情补回来,别的地方便只能是在自己家里了。因为在这里,父母不会像苍蝇一样始终提醒他:保持微笑。

    ※※※

    张俊印象中,这么多天他只有回到曙光高中参加演讲的时候,才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当他看见教练梁柯时,他走上前去,排开众人,给了恩师一个非常热烈的拥抱。“老师,您瘦了。”张俊突然发现自己也学会妈妈那一套厉害的功夫了。

    在曙光的活动,虽然官方称之为演讲,但是张俊恐怕不会愿意认为这是一场说教。在给母校赠送了在沃伦达姆所穿的球衣后,杨攀慷慨激昂地讲起了他们在荷兰的生活和奋斗,然后鼓励台下的学弟们好好努力,不管是做什么,踢球也好,学习也好,都要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张俊在一边听得真怀疑这些话是否出自他的好友之口。

    轮到张俊的时候,他则是全然不谈荷兰的生活,而是聊起了在曙光的美好生活,感谢梁柯,感谢足球队的队友们,感谢他的对手们,感谢他曾经的同学,感谢学校领导,感谢每一个任课老师,感谢看大门的警卫……总之,就像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最佳男主角的艺人一样,感谢一切值得感谢的人。

    除了现在在学校上学的学生们,自然也少不了曾经和他们一届,甚至大几届的同学们,曾经的队友,曾经的对手。因为人太多,原定在学校礼堂进行的活动只好搬到了曙光的足球场上。张俊和杨攀,以及一些主要领导坐在主席台上,球场上密密麻麻地或站或坐,全是慕名而来的人。

    张俊对于这样的安排没有什么异议,在新建起来的礼堂里面他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是现在面对自己熟悉的地方,自己流了三年汗水和泪水的土地,他的话匣子一开就收不了啦。

    看着熟悉的校园,熟悉的球场和看台,熟悉的面孔,张俊一呼吸便仿佛回到了五年前,那时候他刚入曙光,心灰意冷地想放弃足球。幸好让他在这个时候遇见了苏菲,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孩。遇见了梁柯,他一生的老师和教练。遇见了安柯、任煜地、卡卡他们,他一辈子的朋友。遇见了苏里和王博他们,他永远的队长和队友。遇见了刘琪,他们的啦啦队长……

    他遇见了这么多人,他们陪他一起走过三年的风风雨雨,有些人还将一直陪他走下去。在青春飞扬的岁月里,他们没有辜负这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尽情享受欢乐、感动、甚至是痛苦。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动的?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值得永久铭记的?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怀念珍惜的?

    陈华锋以记者身份来参加这个活动,但他没有按规定坐到前面的“记者席”上,而是一个人站在最后面,在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悄悄感动。那些记者们所看到的只是张俊和杨攀在荷兰的风光与成功,又有谁可以理解今天这场面对张俊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不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也不是某某某集团赞助的商业活动,他们来这里是和曾经同样在这里的人一起回忆,一起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