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
书迷正在阅读:[综漫]深夜食堂在横滨、星照不宣、清穿之炮灰不想躺平、[综英美]特工如何解决单身问题、[洪荒]我养通天那些年、[综]邻居皆是救世主、忧郁大叔是总裁的白月光、与妆(父女)、[综武侠]移花宫主她超忙的、心头血(高H、双重生、1v1、HE)
却说婚后至今,老爷都没弄个通房姬妾出来,只守着她过日子,彭澜心情舒畅之下越发豪迈好说话。她跟黛玉从不摆母亲的谱,有些像是姐妹相处,凡事儿又都有商有量。 像是这次,彭澜问过黛玉后从自己的嫁妆里挑了些字画和头面送了过去,都没跟林海黛玉父女提上一句好表功。 又过了两个月,宝钗那边大概都没度过蜜月期,就……出事了。 贾雨村被参,折子上的罪名又辩无可辩,他连闭门思过写自辩折子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下了刑部大牢。 消息传来,荣府堪称地震。这个时候,贾雨村还没来得及为贾赦从石家那里抢扇子,而多年以来他提供给荣府的“便利”却还是被一股脑儿地揪了出来。 于是贾赦和贾政一起憋在家里准备上折子。 宝玉刚在国子监读了几个月的书,整个人的见识和精神状态就全不一样了——国子监可不光只教学问,更是权贵之间小道消息和八卦的集散地,至于是真是假,就需要一个好使的脑子来分辨了。 在贾雨村这件事儿上宝玉跟他堂哥贾琏看法一致,因为贾雨村这个人吃相也不好看,于是在伯父和父亲“愁云惨淡”的时候,说了他的心里话,“贾大人自从通过咱们家攀上舅舅,未免太过逢迎讨好……坏事儿是他做的,但坏名声咱们家担了,要紧的是咱们家何尝因为他得了什么好处?” 贾政就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头发、眉毛和胡须就要炸起来,“住嘴!不肖子!” 老太太拄着拐杖往地上一敲,面沉如水,“我看你才该住嘴!玉儿你且说!” 抛开偏心不说,十几岁的孩子就能有这样的见识……老太太更没忽视宝玉和琏哥儿之间对过的那好几次眼神儿,荣府将来是要靠这两个孙儿的,她深吸口气,“琏哥儿知道什么,你也说!” 宝玉看了看他堂哥,送出了个“鼓励”的眼神儿。 事关家族命运,贾琏再无隐瞒的必要,“贾雨村又不是只讨好咱们家,人家的恩公是王大人。”说着声音就低沉了下来,“当年废太子被诬陷,王大人便插了一手,后来首告老义忠王的也是他……陛下大约是要翻旧账了。” 这一番话说得这偌大的屋子里立时落针可闻。刚刚明明气到大喘气的贾政这会儿也彻底没音儿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更,我去洗个澡,回来继续码。依旧是要过十二点,依旧建议相好的们明天再来看。 第50章 霸总林海之十九 算一算贾雨村上门的次数……虽然明知道不恰当, 但和舅舅上门的次数对比一下,宝玉心里也是“咯噔”一下:老爷别是有什么把柄落在贾雨村手里? 不过想起他在国子监里听到的八卦,他又觉得不会有什么大不了:他伯父和他父亲胆子都不大,他父亲尤甚, 最多就是多拿点炭敬冰敬什么的, 真要有什么事儿, 估计也有他舅舅挡在前面。 对, 他就是这么没心没肺。也许说是没心没肺也不太恰当,当年舅舅受了祖父的多次提携回护,如今没见他正格儿回报几分……他以前觉得舅舅其实很瞧不起他家, 所以跟舅舅一家都亲近不起来, 进了国子监知道的更多了点儿, 就越发不喜欢他舅舅了。 舅舅就算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宝玉不觉得舅舅有什么冤枉。 话说宝玉自己家里是不太行, 尤其在权贵们眼里连个好看点儿的花架子都算不上, 但架不住他有个特厉害姑父和不一般的舅舅。 他姑父和舅舅明面儿上对他都不错, 于是宝玉在一众荫监里小有人缘, 尤其是新结识的小伙伴甭管有心无心,也甭管语气怎么样, 都给他科普了不少当前局势。 宝玉毫无疑问地听进去了——以前琏二哥跟他一起废在家里, 不好分出谁更废物, 可琏二哥出挑了, 他怎么着也得做做样子,装也要装出个青年才俊的样子来,不然姑父不把黛玉嫁给他……他这辈子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他当时脑子里不知为什么蹦出这么个念头, 而后他就发觉自己胸前的那块灵玉微微发烫……想也没想就一把攥住这块伴生而来的玉玦,旋即脑子一空…… 待他回神, 便再次坚定了“这辈子只要黛玉,不然就不用活了”这个念头。 却说荣府这边“乌云盖日,风雨欲来”,陆稹正熬着药却心有感应,往荣府方向一瞧,直接笑了:继贾琏的气运变成一个小亮点之后,宝玉也开始闪烁了。 这哥俩就是像是黑夜里一栋居民楼里唯二亮着的两盏灯那样一望自明。宝玉前世是天宫有编制的公务员,只要开了窍,也就不用再管了。 贾琏有祖荫,宝玉有根脚,然而还是不能跟林海比:林海的气运强度就是海面上的灯塔水平。他在拿到了为废太子翻案的关键证据之后,龙脉有灵,直接分了点气运给他…… 说真的,这份来自龙脉的气运,让陆稹都挺意外的,看来龙脉和目前龙脉代言人皇帝,都是个大方人。 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说,皇帝又是极为小心眼儿且最为记仇的物种。做元春那个委托时,陆稹记得清楚:皇帝喜欢翻旧账,但发作人都用石锤,什么诬陷造谣“莫须有”都是不存在的。 现在也是一样。 贾雨村这个人……只看他乱判葫芦案和替贾赦强扇子这两件事儿,就能明白他在恃强凌弱的时候手段相当简单粗暴,顺着他露出行迹的些许“小事”,就比如乱判葫芦案这种,顺藤摸瓜牵出一大堆案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