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当鸣柱那些年[综漫]、莫回头、杀马特给我生崽崽 完结+番外、我夫君他是败家子、每天都在假装破产、万人迷的我被蛇总缠了腰、诱哄、在反派掌心里长大[穿书]、回档人生[娱乐圈]、休夫(女尊)
端午节后,她儿子和他师祖一起出发南下,一干皇子们没有按照儿子的计划跟着,她瞅着胖儿子遗憾又小失望的小样儿,心情复杂;又因为他极力表现出尊重的小模样,乐呵。 皇宫的生活啊,禁锢人,禁锢的不光是脚步,还有灵魂。想要皇子们踏出那一步,岂是简单? 当然,她也知道胖儿子不会放弃。 胖儿子到一处就要闹一些事儿出来,闹得满京城人乐呵,满宫里人羡慕,一干皇子皇女们心痒痒不已。 忍啊忍,一直忍到胖儿子在黄海海域遇到海盗的消息送来,极大地刺激到皇子们那还没圈养死掉的一腔热血,他们再也忍不下去。 皇上无奈地答应。 皇上和她说:“孩子们长大了。” 她唯有沉默。 她儿子出京,太子和其他皇子们都出京,宫里和京城里的争斗形势将会彻底停下来,孩子们还能放开心胸真正地体会民事艰辛,这是好事儿,她也支持。 如果可以,她也希望他们兄弟,可以打破历朝历代皇位争斗的魔咒,快快乐乐的,一直到老。 孩子们都出京,跟随水师打仗,剿匪,安抚地方民众。他们留在京城,日夜担心,可光从他们的一封封信件里就可以看出来,孩子们在肉眼可见地成长。 大阿哥知道了,军功不光是争夺皇位的筹码,是一个热血八旗儿郎的宿命,是一个有志儿郎保家卫国的责任。 太子知道了,作为太子,他要学的,不光是书本儿;他要承担的,不光是他汗阿玛的期待,赫舍里家的希望,更是天下万万民几代人的生命和生活。 他们的成长叫人欣慰和骄傲。皇上和她说:“保康说得对啊……”语气那个复杂和感叹。 她谦虚地笑:“他一个小人儿爱玩,哪里想到这些?” 皇上笑着不做声,她专心泡茶。 她知道儿子是有意的,但她也担心皇上起来忌讳。天家的父子,关系太复杂。不说皇上和大阿哥、太子,保康,就是皇上和胤祉、胤禛……也一样。 胤祉出门一趟知道了,读书不光是争宠表示聪明的手段,更是一个人开智慧为民出力的过程,是他的个人爱好。 胤祺知道了,一个人要学会勇敢,勇敢地学汉话,学武。 胤禛知道了,他要惩治贪官,他不容许有人在他眼皮底下弄虚作假。 他们都是好孩子。都应该是翱翔天际的鹰,而不是圈养宫里的鹰。而且她知道,胤禛是儿子最喜欢的一个,一个性情坚定真挚的好孩子,胖儿子对胤禛一直都很特别。 茶叶在茶壶里翻腾,花儿一般,她笑:“我们也去看看大海?把公主们都带上?” 皇上听了乐呵:“就知道你忍不住。都去,去看看大海。” ………… 心急于开疆拓土的皇上出京,太皇太后、皇太后、公主们都跟着,都看到大海。 大海啊,很美,很大。儿子展示给他们看的海洋地图,更美,更大。 皇上沉默,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沉默,她也沉默。 大清的目标是统一草原和中原,这些都是陆地,他们对海洋向来是忌讳的,恐惧的。 但是海洋就在他们的眼前。 儿子因为陈近南的去世伤心,又因为南方汉人的命运担心,生怕皇上来一个“重农抑商”再来一个强制性剃头再来一个驱逐洋人…… 皇上沉默,几夜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她也沉默。他们都意识到,大形势下,商业发展是必然,洋人外交是必然,可这是他们从没想过的事儿。 相比之下,剃头不剃头真不大事儿。现在不是先皇时期,就算朝廷不强制,温厚求稳的老百姓也会自动剃头。但是,她儿子的话再次给予她灵魂的震动。 她儿子的胖脸严肃,小奶音也严肃:“额涅,这是不一样的。发型,是每一个人应该得到的自由。这只是一个发型,不是什么政治。按律交税才是政治,才是必须。” 她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个世界啊,不管到什么时候,人都只是关心自己的得到而不是付出。 发型的争论,也是一种有关于得到,涉及到满汉孰强孰弱的利益争斗而不是付出,这世上哪有什么必须的付出? 可她不忍心打击儿子一颗纯稚火热的心。 “好,我们保康就是做大事儿的人,额涅支持保康。”她听到自己这么说。 她儿子开心,她也开心。 皇宫?人间?或者真的会变得更好那?至少此刻,她看着胖儿子的笑脸就感觉人生美好,她听着南海民众对她儿子的感激之情,她就感觉到人生值得。 ………… 皇上终是下了决心。 南海的事情结束,她儿子还要北上,皇上也要去盛京祭祀先人,一家人紧赶着又要出门。 去看看盛京,看看关外,她也喜欢。不管如何,大清彻底征服大草原的目标不变。 可是她儿子一路吃喝玩乐,她真跟游山玩水一般。明珠气得脸色发青,索额图和以往一样给太子树立尊贵的形象,什么仪式都要太子和皇上看齐…… 她冷眼看着,看着皇上的忍而不发,看着他们这些外戚之家一步步走向灭亡。 位极人臣后野心膨胀,就忘了国无二君。 在皇上春秋鼎盛的时候,告诉天下人,这里有一个等着继位的皇太子,这是希望皇上早逝还是要太子谋反? 可她转念一想,索额图当年,也是一个冷静睿智的大臣,抛去政敌厮杀,他能在官居正三品后回到皇上的身边做一个侍卫,只为找机会擒拿义父鳌拜和父亲遏必隆,这番胆识就不同寻常。 他是怎么,一天天的,变成这个争权夺利、面目可憎的模样? 还有明珠。 明明当年的明珠,只是一心要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有识之士,他为大清立下那么多功劳,他又是怎么一步步的,变成今日这个模样? 他不知道,皇上是绝对不可能让纳兰家再次成为正经后族吗? 当然,她相信他们都没有谋反的心。但是,大清的天下姓爱新觉罗,当今皇上强势,爱权利,爱名声…… 她在心里默默警醒自己,找机会和弟弟们通信说话,试图给自己,给儿子,给钮钴禄家找到一条出路。 当年因为她有孕,她的二妹妹没有进宫,而是另嫁他人,如今夫妻和乐,儿女双全,多好?钮钴禄家,从今以后,都不要和皇家联姻了,不需要,也不应该。 当然,这个决定下得很艰难,实施起来更难,当年的索尼不知道做外戚的短处吗?一步登天不需要奋斗几代人就可以达到的辉煌,谁不想要?谁能拒绝? 可是他们必须做到。 她这么大点儿的儿子都知道,要去自己打拼,钮钴禄家的儿郎们也是,钮钴禄家不需要姑娘们进宫博荣耀。 瓜尔佳家的傅尔丹公爷对着太子爱理不理,皇上一直大度容忍,一直哈哈哈笑说傅尔丹真性情,不就是因为傅尔丹家里没有进宫的姐妹? 她此生有了胖儿子,她不后悔甚至是非常庆幸进了宫。可是未来的钮钴禄家,也可以和觉尔察将军的后人、瓜尔佳将军的后人一样,远离宫廷。 他们姐弟几个做了决定,她和儿子说了,她儿子果然大力支持,当然,他小人儿的理由非常离谱。 “不进宫才好,姨母和表姐表妹们嫁给其他人家,过得不开心就和离另嫁。敢欺负人,舅舅们和表哥表弟们一起打上门。” 这都什么离经叛道的想法?她脸上笑出来,心里却是发苦。 可是儿子只是顽皮地笑。 她抬手按按眉心,第一次有了孩子太聪慧大人不知道怎么教导的甜蜜苦恼。 他几个舅舅因为当年他被送去五台山的事儿,一直无法释怀,他感受到了。 再加上五台山民风彪悍,姑娘家也是,他就很单纯的认为,一定是因为他父亲是皇上,他的母亲和他的舅舅们才这么忍气吞声。 她很无奈,可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女子嫁人,就算不是家族联姻,将来在婆家过日子,那也看娘家的实力。如果……如果她嫁的不是皇上,她的儿子一定不会受到这番对待,她的兄弟们一定因为她的任何委屈一起打上门。 想着这些年的宫廷生活,她的眼泪又出来。 自家的儿郎们宁可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外拼搏,宁可自家的姑娘们嫁低一些,幸福一些,她怎么不感动? 钮钴禄家后面的姑娘们不会重复自己的生活,真好!当然她也很好,她有胖儿子,谁也比不过的好! 她想通了,和弟弟们一起商议钮钴禄家的未来,有关小儿郎们小姑娘们的教导,怎么和皇上拒绝下一辈人联姻皇家的事儿……心里就感觉特畅快特痛快。 大队人马在盛京祭祖,她亲眼看着一代又一代外戚的结局,联想到前朝为了防止外戚弄权一直从民间或者低等文官家选儿媳妇的事儿,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大队人马到达雅克萨,她亲眼目睹胖儿子展露出来的才华、谋略、定力……心里头骄傲的同时,对自己的计划,有了更大希望。 一个人只比其他人强大一点点,人人防备人人嫉妒,可一个人要是强大到一定程度,所有人就不再是防备和嫉妒,而是敬重和仰望。 就好比老百姓对皇上的态度,几千年来的历代皇家不停地加重皇权的“高高在上”,不就是这个原因? 而如果她的儿子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到,那就是无形中和皇上平等的地位,未来一片坦荡。 她找到师祖。师祖微微笑。她也情不自禁微笑开来。 师祖看好胤禛,她也看好。如果将来是胤禛……或者对于保康来说最合适。当然,她不能表现出来。她只是一个皇后,皇后不能干涉政务更不能干涉立储大事。 她只做一个皇后“该”做的事儿即可。 以前只是无意识地带着做,只是为了自己的皇后身份,为了自己的教养和自己的原则,只是想要胖儿子尽快适应皇家生活……去做一个皇上的“良配”。 以后她就是为了自己的胖儿子,有意识地关爱公主们,关心皇子们的衣食住行吃穿,关心天下农桑女子辛苦,做一个更好的,真正母仪天下的好皇后。 前面在打仗,她协助皇上安抚后方;公主们长大了要开始议亲,她主动送上关心;回来京城开始办八旗女学,她拉着公主们和宗室福晋们一起出力;儿子回五台山休养,她开始写书…… 皇上说:“皇后最近辛苦。” 阿灵阿说:“娘娘出门两趟心胸开阔,果然非比寻常。” 皇太后说:“皇后这做得好。” 太皇太后说:“女子就该这么个活法儿。” 甚至容若大才子都说:“娘娘写的书,发人深省,震人心魂,给当代女子和孩子们指点迷津。” 她只谦虚地笑。 她儿子那么好,她当然也要学习和成长。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太子爆发那么一小下,居然引发一个这么大的波澜。 皇上震怒之下要清查内务府,还要清查后宫这些年的腐朽和污垢,这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 哪个进宫的女子不想做皇后?就好比哪个官员不想位极人臣出相入将?而要保住自己或者朝上爬,谁的手里能干净? 而她的把柄,不外乎是当年先皇后去世的事儿。 当年……当年,她和先皇后还是打小儿认识的小姐妹。她们曾经和其他的小姐妹们一起游玩西山,一起骑马打猎,一起在春天里赏花郊游…… 先皇后直接就是皇后,十里红妆,从乾清门抬进来,而她,只是一个不受宠的妃。 先皇后作为一个事事向皇上看齐的皇后,遵循赫舍里家的政治策略,在内宫里帮助皇上打压其他满蒙妃嫔,手段越发凌厉…… 甚至为了一个生嫡子,为了这个嫡子的序齿,不停打压其他有孕的妃嫔。妃嫔们你争我斗你死我活,宫里头那些年的子嗣一个养不住,一方面是皇上和妃嫔们都太年轻的原因,可也不光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