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书迷正在阅读:别闹,搞基建呢!、haitangshuwu.com 匪姦(高H 1V1 SC)、(影视同人)快穿之位面采购师、(快穿)宿主他脑筋不大好、快穿之扑街男主拯救系统、可爱的你[快穿]、病娇娇[快穿]、美色撩人[快穿]、[快穿]皇后进修系统、(快穿)桃花朵朵开
出来。 待李贵富背好一段停下,李满园又道:“爹、娘、大哥、哥,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都听不懂?” “刚贵富背书用的可是官话。” “官场上老爷们才说的话。” 官老爷说的话? 除了红枣,所有人都惊了––官老爷还有专门的话? “唉–”李满园做作地叹气:“我也是贵富进了私塾才知道,各地老百姓的话是不一样的。” “比如,我们这边叫的‘小叔’,搁南城门外的人就叫‘牙叔’。” “贵富,”李满园倚在墙壁上吩咐:“你用咱们的话给爷奶再背一遍。” 李贵富看到一向最受爷奶看中的大堂哥李贵雨也听不懂自己的书,心中也是充满骄傲。他当即又朗声诵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这一次,所有人都听明白了,而听明白之后,则就是服气。 “这书,”李高地点头叹息:“道理讲得透啊!” “咱村里学堂教孩子,也教孝道。但反复来去就一句话,‘你要孝顺’。” “孩子们都知道要孝顺,但还是不知道咋孝顺。” “哪里似这书里一条条列出来,讲得明白!” 众人闻言均点头称是,李满园愈加得了意:“就是这话了。” “这城里的秀才老师,又哪里是我们村学堂连童生都没考上的先生所能比的?” 进城不过几天,李满园便就觉得自己已是个见过世面的城里人了,可以不客气的批评当年的老师了。 夸耀完城里的私塾,李满囤又炫耀现在城里的热闹。 “元宵节,城隍庙可热闹了。” “从正月十三起,一直到正月十八,这六天,每天早中晚,戏台都有戏唱。” “庙门口都是卖各色花灯的。” “什么兔子灯、荷花灯都有。” “对了,戏台前还有个扬州府过来的比人还高的走马灯。” “晚上蜡烛一点,那灯上的八仙就能自己走动,可有意思了!” “爹,娘,”李满园极诚恳道:“横竖哥现在有牛车。今晚得闲,你们也进城去城隍庙瞧瞧。” 李高地为李满园说得动心,但想起那个未被抓住的贼,便就去了心里的火热。 “罢了,”李高地摇头道:“城里这般热闹,想必村里今儿进城瞧热闹的不少。” “而盯上你哥家的贼,至今还没抓住。这大节下的,村里人都出去了,难保贼人不乘虚而入。” 听李高地如此一说,李满仓也冷静下来。他家现有四十来吊钱呢,可不能离人。 李玉凤想去,便问红枣道:“红枣,你要去城里看花灯吗?” 大伯家里也有车,李玉凤想:她大伯疼红枣,只要红枣想去,大伯一准就去,到时她就能坐大伯家的车去了。 李满囤听李玉凤如此说,便看向红枣––他现住庄子里,不怕贼。红枣想去就去。他上次进城家来的急,竟忘了给红枣买个花灯,今儿进城倒是可以补上。 “不去!”红枣摇头道:“上次我跟我娘去敬香,东街就好多人,连牛车都进不去。” “当时还是白天,我都怕自己走丢,哪有眼睛看东西?” “这晚上黑灯瞎火的,我可不敢去。走丢了,咋办?” 比如《红楼梦》里的香菱原也是富家小姐,结果就因为元宵节看灯被拐子拐了去,从此就沦落为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受尽折磨。 红枣好容易才过上现在白米白面还外加鸡鸭鱼肉随便吃的好日子,她珍惜得很,可不想节外生枝,步了香菱的后尘。 再说走马灯有啥好瞧的,她前世可是见过水幕、球幕电影和烟花灯光秀的。 听红枣这么一说,李满囤也想起前儿东街上的人头––那还是早晌未开戏呢,确实骡车都已经进不去了!当即点头道:“今儿的东街,一准儿的人多。” “真要看灯,倒是明后儿白天早起去看的好!” “人少就能离得近处看,也看得清楚些。” 李高地一听也觉得有道理,说道:“即是这样,满仓,咱们倒是明天大早城门开的时候去看的好,那时候,一准人少。” “牛车也能进城。” “还有满园,你今儿晚上也好好在家,不许带贵富去瞧热闹。” 李满园心中不服,但到底不敢和李高地拧嘴,只是瞪了红枣一眼。 红枣对于她三叔无关痛痒的瞪眼压根不放在心上,当下该吃吃、该喝喝。 于氏坐一旁将一切尽收眼底,心中叹息:只听红枣说的这几句话,便知道这孩子不是一般的有成算。 似这么大的孩子,哪有个不好热闹的?比如玉凤,过年都十岁了,还不是一样听到看灯就坐不住了。但红枣,她今年不过才七岁,就已知道自身利害胜过热闹。这份心性,不说玉凤了,就是这屋里的大人,比如她儿子李满园都赶不上。 所以,于氏想:不怪族里许多人都看上了红枣–即便撇开她爹的家业,她自己个也是个极稳重极识大体的人。 不过,以继子现今的家业,一准看不上杏花家的那点家底––如何能让继子看上外孙刘茗呢?于氏陷入了沉思。 第94章 元宵夜难眠 饭后, 李满囤一家便回了庄子。李满仓则赶牛车送李满园父子回家去。 刚出村时还好, 等这牛车过了西陈村后,李满仓便发现这路上的人车越来越多, 而且方向都是进城。 李满园看着穿着新衣的人流,忍不住兴奋劝道:“哥,你看这许多人!” “一准都是西陈村进城去看灯的!” “你送我进城后, 就先别回家。” “晚饭去我家吃,牛车也搁我家!” “晚饭后咱们一起去看灯。” “看好灯后你再回家,如果爹问,你就说城里人多,路堵住了。” 李满仓很想回头瞧瞧弟弟李满园狡黠的笑脸, 但一路的人车却让他不敢分神––牛车撞到人可不是玩的。 等车行到大刘村外的码头,就不止路上的人了, 李满仓还看到三三两两从一艘艘乌篷船下来的人。 路上的人实在是太多。牛车走不上前, 李满仓眼见坐车还不及步行快,便回头说道:“满园, 你和贵富下来自己走吧。” “前面牛车过不去了。” 李满园下了车, 左右瞧了瞧进城的人流说道:“哥,你看这么多人都去,今晚的东街不定怎么热闹呢!” “哥,你真不去?” “今儿不去,”李满仓摇头,转又嘱咐道:“你自己进城一定拉好贵富。”然后又嘱咐贵富道:“贵富,你要跟紧你爹。” “别叫花子把你给拍走了!” 李贵富过了年九岁, 已经知事,加上正月十三又进私塾学了两天规矩,当即便拉住他爹的胳膊道:“二伯放心,我会小心的。” 目送李满园父子离开,李满仓方艰难地指挥牛车掉转车头,回了高庄村。 庄户人家的晚饭都吃得早,基本在天黑掌灯前就已吃完。 虽然今儿是过节,但因为李高地说了明天一早赶城门开时进城看灯,故一家人还似平常一样都早早地各回各屋洗洗睡了。 郭氏收拾好厨房后,给李贵吉和自己洗漱。随后她将孩子送到婆婆房中,方才回了自己的屋。至于李玉凤、李贵雨、李贵祥则都是自力更生,自己照顾自己。 屋里李满仓已经在炕上躺了下来,移到墙边的炕桌上搁着的油灯只留了豆大的一点火苗。 郭氏坐到梳妆台前卸了头上的铜鎏金发簪后收好,然后方打散发髻拿出木梳来开始梳头。 “当家的,”郭氏一边梳头一边问道:“你睡了吗?” “没。”李满仓合眼答道。他正盘算节后的家务呢,又哪里睡得着。 郭氏道:“我和你商量个事儿。” “说吧,什么事儿?” “今年,咱家就别养猪了吧!” “啥?”李满仓一下子睁开了眼。 往年家里都养三头猪,除了自家吃的肉和人情往来外,还能额外剩四吊钱。 今春若似郭氏说的一样不养猪,那自家一年可就少了差不多六吊钱的收入。 六吊钱,这都够贵雨和贵祥城里私塾半年的束脩了。 李满仓替贵雨和贵祥寻的北城一个秀才开的私塾,正月十八开学,一个月一个孩子收五百文的束脩。李满仓家两个孩子一个月就是一吊钱。 如此束脩一年就是十二吊,然后加上书本笔墨,就是近二十吊。再两年,贵吉也入了学,那么三个孩子一年的学费就要三十吊钱。 三十吊钱,他城里的宅子也就这个价了。 “当家的,”郭氏走过来挨着李满仓坐下:“你看,家里去岁秋天收的两百多斤棉花,到现在还没摘出皮棉来。” “而且,先前家里养猪打草都还有贵雨和贵祥两个相帮着。” “今年两个孩子正月十八就要到城里上学去了。这便不似先前在村里学堂,每天只念半天书。家里的忙是一点也帮不上。” 李满仓想说他可以帮着打草,但转想起开年后地里的活计都得他来做,以及往后早晚他还要进城接送孩子上下学,便只能沉默––家里这许多活计原来有三房人分担,如今活计不减,劳作的却只他公母俩,郭氏能撑到现在,也已是尽力。 去岁秋收,郭氏就因为忙家务而无法下地干活,以致还要劳烦他爹李高地跟他一起打稻。 难道说,李满仓想,今年两收,他还要拖累他爹跟他一起打稻抢收吗? 思索良久,李满仓方道:“这事等我和爹商量了再说。” “嗳,你和爹好好说。” 郭氏说完心里的话,很快便睡了。李满仓却更睡不着了––一年少了近六吊钱的收入,他得寻思从何处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