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皮文学网 - 武侠修真 -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在线阅读 - 第458节

第458节

    唐太宗还是很矜持,不论别国地府取得什么成就,只说是散步闲游,吟诗作赋,歌舞宴乐。话说的一点都没错,攻城略地之后不得散步吗?取得胜利后欢歌畅饮时不写诗吗?和别的可汗、皇帝结盟时,不就得歌舞宴乐吗?李白很想展示他的文武双全,和杜甫一起,去的飞快。

    听说太学祭酒本来对他大加赞赏,现在差点改课本,把夸赞他的部分删掉一半。

    司马光:“唐高宗又在何处?”

    武曌笑而不语。丈夫自然有他自己的事,一会聊完了一起去观赏歌舞。

    王安石又问:“五代时,两次盗发乾陵,都风雨大作,人都说是武后神威不可侵犯,当时武后身在何处?”他不相信那种说法,现在虽然没见到自家神主,但也隐约猜到,皇帝们去世后短时间内,可能在某处世外桃源,或如传闻中所说,身居天宫。

    武曌看出来他在质疑自己:“呵,正是朕大发神威,以风雷退敌。”

    她这一个‘朕’,引发在场三人强烈不适。

    司马光又说:“希望将来可以谒见太宗,请他来评价我与他之争。”

    王安石哼了一声:“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必如此。贞观之治,全凭隋末乱世衬托。”

    司马光:“执拗不晓事。”

    王安石:“上承汉制,略加修补,并无特异之处,只是前后皆不肖,显得太宗尤为突出。”

    武曌拍案大怒,她还是很喜欢唐太宗,不完全是男女那种:“莫非你认为宋神宗优于我大唐太宗?”

    王安石确实这么认为,因为宋神宗面对的环境更糟,内忧外患极多。认认真真的列举了自己皇帝的无数优点和为难之处。神宗皇帝才是真硬汉!铁血帝王莫过如是。

    两宫太后和皇后反对,满朝文武议论纷纷,他能坚持不改,践行新政,整顿兵马!多么厉害啊!

    欧阳修和司马光都挥挥扇子,露出不忍猝睹的表情,真不知道他怎么能说出这种话。

    武曌:“有人说王安石乃神主之褒姒、妲己也。果不虚传。你们二人真是情深一片。”什么啊你都能硬着头皮赞美他,只能说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王安石大怒:“休要玷污我们君臣之情!如汉武待卫青,武周待众臣之事,未曾有过。”你以为我们君臣像你们似的,关系好因为睡过觉吗?

    欧阳修连连敲桌子:“王安石,休要胡言。”虽然汉武帝和大臣们的关系扑朔迷离,但武周皇帝幸过谁,都在历史上记录的很清楚,宰辅在名单之外。

    武曌问:“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病无灾到公卿。苏轼写的就是你吧?”

    王安石很快就被按住了,二人不愿意让他再吵,一个是他俩觉得太宗很厉害,另一个则是则天皇后的杀气太过明显。

    这要是则天皇后拔剑杀了他,咱们是报官还是不报官?

    ……

    新君赵煦九岁继位,此时执政的是高滔滔,太皇太后的御座和皇帝的御座设的大殿两端,众臣上朝议事时,只对太皇太后禀报事项,但每次皇帝都要严肃的坐在那儿,看他们的后背。

    或许是因为皇帝年幼,儿科在此时发展迅猛,钱乙写了一本著名的《儿科药证直决》。

    高滔滔执政八年,发生了又一次诗案——车盖亭诗案——打击范围非常广泛,试图根除新党。她很清楚自己仔仔细细监管教育的皇帝和他父亲一样,想要变法,喜欢王安石那套误国的理论。

    但她又无可奈何,只能在临死之前叮嘱自己的亲信们及时退避。

    等到高滔滔与赵曙团圆后,赵煦终于扬眉吐气,开始改天换日,母亲的地位提高了一些,虽然名分没变,还是太妃,但感觉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向太后可不如高太皇太后那样强有力。把新党中最有才干的章惇拜相,开始不遗余力的打击太皇太后的亲信以及司马光的全部旧党。

    启用新党成员一点都不难,旧党将王安石和蔡确亲党名单张榜公布,以示警告,现在皇帝按照名单一翻,所有被打压的,全都可以重用。立场清晰。

    他的二婶,先帝的二弟赵颢的已经合离的妻子,因为当年他们夫妻不和,赵颢宫中起火,在宋朝宫中起火是大罪,高太后非要让儿媳冯氏承担此事,要斩之,赵顼让她去找太皇太后救命,才敷衍下去,让她名义上合离出家。等宋神宗一去世,高太后立刻逼她出家为道。现在高太后去世,赵颢也去世了,赵颢的儿子篡改遗表,重新提起母亲的事。皇帝为了全盘翻案,立刻让冯氏回去,恢复身份。

    没想到没过多久,冯氏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和一个使臣展开热恋。

    赵煦一边改革一边深感丢脸,又把冯氏抓回去当女道士,住在宫里。

    两党的战火弥漫到史书中,旧党追捧高太后是女中尧舜,赵煦指老奸擅国。

    ……

    高滔滔十分难过,哭诉道:“当初我本可以让次子继位!!是我紧闭宫门,禁止他入宫!也是我册立的太子。我对他严加管束,百般教诲。他改革朝政,贬斥老臣都罢了,怎么能以家事丑闻羞辱我!”

    刘娥问:“你哭什么,你倒是把宝安公主的驸马斩了呀。”

    想杀儿媳,就不想杀女婿么?

    她本来不觉得有什么,但赵顼时常碎碎叨叨。

    赵匡胤拍案大怒:“大宋将士八年来浴血收复的西北国土,被你们割让给了死敌西夏,赵煦如今做什么都对。”

    连续击败西夏,收复土地,比他父亲更甚的英才!还有辽国和越南,就算大功告成。

    有战功,国库充裕,那么他干什么都对。

    高滔滔一窒,赵煦似乎也是因为这件事耿耿于怀。

    怨恨太后管束严格,又怨恨割地……他又真的打回来了。

    只希望等赵煦来到这里时,不要过于激进。他在人间撒气,总不能威逼祖母道歉吧?

    赵顼满脸的慈父光辉,感慨道:“章惇是个贤臣能臣,无知之辈议论其奸诈,不可信。”章惇不就是爱爬山攀岩吗?除此之外,一样是党争,一样是排除异己,不能因为司马光写史,他排除异己就比别人更合理。

    这虽然是他亲妈,但现在的皇帝是亲儿子,又志同道合,他都没想到当年那么内敛的男孩,如今能重振开国时的大宋雄风。

    第324章

    镇长拿他的印章印了一下,有几个人第一次踏入大帝镇, 果然繁花似锦, 硕果累累, 丹桂飘香。有兵马俑林列,又有小桥流水, 不全是田园风光。在这笔直的大陆上,有巍峨的假山,高大的彩绘明堂, 不远处也有竹林掩映茅舍, 一派清雅之气。就算不是人间仙境, 也可以称之为世外桃源。

    这里看起来很和平,就连房屋也是正经的屋子, 而非小帝镇那种防御性极强的小堡垒。

    谁看了都很羡慕, 在小帝镇别说动这种工程了, 自己种的葱都会被人偷。

    刘彻对于赵煦现在的状态, 给出了一个最高评价,主要是前面宋朝的皇帝太让他失望了:“赵煦有一点像我。”绝大多数皇帝给别的皇帝的最高评价是——像我偶像, 其的评价就是像我。刘彻没有什么偶像, 他很喜欢自己, 这就是他的最高评价。

    其他人听了这话, 都点头。如果说的是几代被人欺负, 突然逆转局势,反击那些人,那么的确是像。如果说是重用改革的大臣, 被人骂穷兵黩武也不悔改,那的确很像。

    刘裕叹了口气,他现在有点两边都沾着,他汉室宗亲,西汉楚元王刘交(刘邦弟弟)之后,然后建国刘宋。现在人们常常拿两个宋来比较。

    人们一致认为,虽然文化和经济稍逊,但刘宋的战斗力无与伦比,赵宋根本比不上。

    刘骜感慨道:“李克用真是生不逢时。”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二人,可以与契丹战平,他们有什么?只有一个山西。但需要同时防备燕、梁、契丹。

    “宋朝有四千万人口,二十万匹马。”说话的人是萧道成,他也是被镇长批准近来的人。说起宋朝的人口和马匹,真的很酸。

    刘启冷笑:“江浙可以养马,钱缪于钱塘门外东西马塍,其马蕃息至盛,号为马海。”

    不是只有边关塞外才能养马,只要是平原,就能养。

    李旦幽幽的叹气:“黄河决堤的事,我就不说了。我至今不能理解从军人要被剃头刺字是怎么回事。”犯人充军、吸收灾民流民组成的军队。太儿戏了,上一次这么搞以致于亡国的是秦朝。唐朝的禁军软弱,因为世家子充斥其中,就算要反其道而行之,这也太过分了。

    刘裕前段时间就在人间忙碌,此时正是轮休:“禁军大率贫窘,妻子赤露饥寒。军士者顾乃未尝得一温饱。甚者采薪织屦,掇拾粪壤,以度朝夕。其又甚者至使妻女盛涂泽,倚市门,以求食也。他们自己的官员也知道,士卒极窘,至有衣纸而擐甲者,此最为大忧。”

    李旦:“这好像是欧阳修说的。李存勖当年不就是苛待士卒,令他们勇气耗尽,拒不抵抗吗?”李存勖的老婆异常扣门,扣到时常不给士兵发饷的程度,到最后兵临城下时为了激励士气才拿出钱来赏赐,士卒们都说老婆都饿死了才拿到钱还有什么用。

    欧阳修还说兵器:仅能成器,全不堪用;铁刃不刚,筋胶不固;精好堪用之器十无一二。

    “是啊。”

    “自寻死路。”

    “如果没有外患我还能理解,现在群地环伺,他们怎么就不担心呢。”

    “不看就不担心了。”

    李弘叹气:“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你们能想到宋朝连百姓烧的柴火都要收税吗?这不是赵煦首创,早先就这样了。百姓所求唯有温饱而已,他们冬天不能烧柴取暖,只能多蓄稻草。呜,动一次火,制些冷粥大饼,接下来几日都不动火。整个冬天都当做寒食节。”他快要哭了,弟弟恰到好处的递手帕。

    刘彻:“啧,以我当年的税务繁多,也没有这样。”

    刘裕当了皇帝之后节俭如老农,现在也穿着粗布衣裳,从不享受生活,死后的吃喝穿戴比生前当皇帝时还好,他看宋朝士大夫的清雅(费钱)、贵气(费钱)、慵懒(不干活)、有格调(费钱)十分不顺眼:“文彦博等人实在是可恨。他那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简直令人作呕。我当年不善文墨(不认识字),也听过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话。”

    刘彻:“文彦博最可恨的事在于暗害卫青,呸,狄青。”

    就和赵祯喋喋不休啊,赵祯还说他的忠臣,文彦博说什么‘难道太*祖不是世宗的忠臣’,最后送别狄青时,还暗暗的说狠话。

    汉武帝已经很久没有讨厌一个人讨厌到想把他抓出来杀掉的程度。

    狄青问文彦博为什么,文彦博:不为什么,朝廷不放心。

    一个大臣仇恨另一个大臣,不奇怪。但满朝文武都仇视朝中最勇猛的武将,欧阳修将把他降职视作保护,这太离谱了。好的武将就应该娶一个公主,然后去生孩子和打仗。

    像是熙宁战争中,被交趾(越南)屠城这种事,都不用说,在秦始皇征服百越之后,到宋朝之前,交趾没独立过。

    钱缪哼道:“这算什么呢?赵恒在位期间,代州进士李光辅善击剑,诣阙。帝曰:"若奖用之,民悉好剑矣。"遣还。好好一个进士,又善于剑术,又在代州边陲。”

    就给遣返了?我听着都觉得很好用!虽然官员不能回到本乡做官,但是边陲那么大,换到那儿去都基本上了解些风土人情。

    “谁不是啊!”

    “这说的是什么混蛋话!”

    气的皇帝们纷纷喝酒。刘彻原先觉得李旦废物,现在看着都顺眼多了。

    “赵匡胤之得国,比起隋文帝不差多少。”

    “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者。”全靠个人操作,既要拼杀又要用心经营的皇帝们对这两个‘超容易篡位·称帝没有困难·前朝留下国富兵强且没有忠臣·不用杀太多人·有环境做个仁君’的人,不是很羡慕只是厌恶。

    谁要能平定乱世,重整乾坤,施行仁政,大家都服他是英雄豪杰。谁能严刑峻法,强国强兵,大家也服他是个干练的君王。谁要是无为而治,节俭朴素不好色,高道德标准的要求自己,不干蠢事,大家也敬佩他是仁君。

    杨坚白捡了前朝刚刚整理好的太平盛世,让孤儿寡妇禅位再杀之,难度低、名望高,显得一辈子没有大兴杀戮。这多可恨。还有一点,皇帝们大多觉得自己很年轻,思考问题时容易把自己代入前面那个少年英才、励精图治、英年早逝但名望没有完全展现出来,历史地位被淹没的皇帝角色中。而不是后面那个捡便宜的皇帝角色。

    以上这些只是令人厌恶。杨坚竟然还因为杀戮不多,赢得了两枚神鬼丹——这让所有觉得自己杀人是不得已的皇帝,以及全部的开国之君都心生仇恨。要知道迄今为止所有开国之君,没有一个拿到神鬼丹,就算是嬴政也是当了阎君之后以权谋私给自己弄了些吃,李世民虽然有神鬼丹,但他真不是开国之君(虽然大家都觉得他是)。

    赵匡胤比杨坚的状态好得多,第一,他真有过硬的战功和武功,确实知人善任,第二,说他生而知之怎么当皇帝不为过。军事农业制造业医学都懂。如果他能得到一枚神鬼丹,皇帝们觉得还可以。

    冯有抱了一筐鲜花,拓跋濬手里还拿着几只牡丹,溜达回来:“何必议论杨坚。”

    哦,拓跋濬不是把自己代入英年早逝的好皇帝,他就是英年早逝了,一想到如果杨坚当时是自己的大臣,就觉得很愤怒,还很紧张。

    这就是北魏加入联盟的另一个原因。不能让这种人有好下场。

    “你们俩现在官居何职?”

    拓跋濬笑道:“不值一提,庸庸碌碌一俗人而已。”

    “贤弟过谦了。此次事情中你出力不小。”没有权力怎么出力呢?

    冯有保持着警惕和内敛:“武帝,依我之见这件事不要谈论为好,当心隔墙有耳。”干完就完了,难道还要写一下名单,写一写出力的范畴么?像是旧党对新党那样,皇帝更换大臣时多省事啊。杨坚早晚会回来,还不知道他将来是改换容貌和上辈子一刀两断,还是暗暗的复仇。

    如果是复仇……那这件事还挺刺激呀。

    “他们俩不会被溺毙吧?”

    “那投胎岂不是白去。”

    李弘在其中什么都没做,他不是那种能帮人坑人的孩子,到现在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还以为杨坚会联合李隆基。”

    李隆基远远的说:“依旧不是太宗的对手,有什么意义。”看我挨揍,或是陪我挨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