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极恐是瘟疫,最怖是人心。 可怜老郎中一生无愧于心,死后落得这般骂名。 人们打砸烧毁了医馆,满以为烧死了瘟神,从此便可高枕无忧。可是并没有,怪病依然在蔓延。先前染病之人的家人也分分中招。大难临头各自飞,有人抛妻弃子,有人恩断义绝。 而后,一名每日往返隔壁清宁县酒楼送酒的县民在某一日染病。随后,清宁县酒楼爆发瘟疫,整个厨房全军覆没,当日用餐的食客也未能幸免。 病传到隔壁县,清平县瘟疫一事终于瞒不住了。清平县知县终于打算上报知州,然而刘仁贵当时正值升迁关头,万不能出半点差错,与通判一合计,决定将此事瞒下。 一传十十传百,迄今为止,整个江州七个县,有六个县都出现了瘟疫。其中清平县最为严重,清宁县也差不多沦陷,其余四个县较轻。 最远的清秋县一例未有,据说当地知县一听到消息就下令封县了,近期内停止一切外出采买,靠库存度日。清秋县知县曾传信到上方等待支援,谁知那封求援信就被刘仁贵积压了下来,后又打算绕过知州直接派人上永平传报,信却被半路截下,人也被警告一番穿了小鞋,如今已快弹尽粮绝。 周明礼目眦欲裂地看完那一封封密函,狠狠拍案,揪起曹武良的衣领,双目猩红,咬牙切齿:“……你们就是这么为百姓做事的?” “你们就是这么当官的?!” 曹武良战战兢兢地打着哆嗦:“钦,钦差大人饶命!小的已经将所有信函都送来了,可,可否将功赎罪……” 卫敛抬眸,轻轻拿扇子拍了拍他的肩,温和道:“做的不错。” 曹武良刚要笑,下一刻双目圆睁,死不瞑目地倒了下去。 脖颈流出殷红的血液,染红了地面。 卫敛将扇子收回来,仍是干干净净的一柄白扇,哪里看得出染了血。 “可惜,罪无可恕。” 周明礼手一松,低头看着那具尸体,又回头看那青年光风霁月的背影。 公子敛这人…… 他竟看到了陛下那谈笑间杀人无形的影子。 搞清楚江州最近发生的事,也就明白了江州如今形式严峻到了何等地步。 卫敛去见了周禺山,那人已经被人带下去换了身干净衣裳,还是挺年轻力壮一青年。 周禺山见到卫敛,结结巴巴道:“公,公子。” 他听别人都是这么唤卫敛的。 “你妹妹染病几天了?”卫敛问。 一提起妹妹,周禺山就红了眼眶,哽咽道:“……两天了。” 这怪病不出七日就要死,他妹妹没多少时间了。 卫敛又问:“你妹妹这段日子接触过什么人?” 周禺山摇头:“小妹有腿疾,一直不能出门见人,都是草民和母亲照顾她。八日前母亲死了……就换成草民一个人照顾,期间根本没与人接触过。现在大家人人自危,也都不怎么出门了。” 卫敛若有所思。 从之前的资料里看,染上怪病的人必然是曾与病人有过接触的。至于第一个染病的,死都死了,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接触过什么。 周禺山母亲半月前染病,八日前身亡,妹妹却于两日前患病,中间差了六日。 这六日,他妹妹只接触过周禺山一人。 可周禺山是个健康的人。 如果有所接触就会染病,周禺山还曾背着重病的母亲前去求医,为何周禺山没事呢? 卫敛将所有线索都重新理了理,再次看了遍各县呈上来却被积压下来的病人数目,发现一个问题。 并不是所有接触过病患的人都会染病。在病人中,孩童与老者居多,妇女其次,青壮年最少。 周禺山就是一名青壮年。 在卫敛读过的医书中,提出过这样一个概念:疾病中会含有某种毒素,有的人抵御能力强,病毒就无法入侵他,有的人抵御力弱,就会生病。 年轻男子体质好,可以抵御住病毒,不染上疾病,但不代表他们身上不曾携带病毒,他们同样可以传染他人。 如此便防不胜防。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妹妹不是被周禺山传染的,而是被母亲传染了。这就说明,这病是有潜伏期的,并且长达六日乃至更久。 无论是无症状传染还是潜伏期漫长,都是相当糟糕的事情。 更糟糕的是,这两者完全可以同时发生。 作者有话要说: 病毒概念是1890年后由外国学者提出的,文中的解释并不规范正确,但是古代背景也不能对病毒认知得那么正确← 文中世界观设定是,普通人包括太医都不知道隔离的概念,也不知道传染的原理,他们闭门不出纯粹是因为害怕而不是懂得自我隔离。不然也不会觉得老郎中是害他们的罪魁祸首了,细心点的小伙伴应该看得出,看热闹的百姓完全是被唾沫横飞的医闹儿子给传染的,老郎中是给人看病被传染的,就很惨。 不用在意那么多,只要记得卫敛是神医就好了!他啥都知道! 第77章 哀乐 问得再多也不如亲眼所见,卫敛问了几句,便决定亲自去周禺山家中看看。 江州共有清平、清宁、清安、清旋、清峦、清远、清秋七个下属县,及一座主城,为知州府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