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皮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初唐峥嵘在线阅读 - 初唐峥嵘 第499节

初唐峥嵘 第499节

    李善很清楚这场战事的胜负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更清楚这场战事已经与夺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但他并不紧张,也不兴奋,似乎去年在驱马冲出顾集镇之后,他在临阵时就会保持这样的心境。

    “陇州总管郭孝铬已率五千偏师北上华亭,务必不使突厥攻入陇州。”李善没有心情说什么废话,开门见山道:“各地府兵大都已然汇集泾州,加上宁州刺史胡演、泾州刺史钱九陇麾下,兵力接近五万,另有民夫逾万。”

    “军械、粮草不缺,当源源不断,此事由西河郡公主理。”

    “遵殿下命。”温彦博起身行礼,“当使大军无后顾之忧。”

    “彦博公盯着点玉壶春。”李善神情清冷,“若是不够,孤当上书陛下,请治太长卿窦光大之罪。”

    “是。”温彦博嘴角抽了抽,他在去年初与李善同去代州,结下了一份交情,更因为侄儿温邦与李善交好,回朝后特地打听过……听说过玉壶春一事。

    很显然,人家邯郸王是顺水推舟,借这次的机会要找京兆杜氏的麻烦呢,征用也就罢了,一文钱都不肯出……问题是关键是这些酒是军用,从无先例。

    所以,不管是供应军械的武器监、少府,还是民部都不肯出这笔钱,温彦博听说杜淹被气得跳脚,还与侄儿杜如晦大吵了一场。

    “孤已令亲卫提前北上建伤兵营,以收拢伤兵。”李善看向李乾佑,“但此外修建营寨,由长安令主持,泾州、宁州两地属官佐之。”

    李乾佑起身领命,这也是他所擅长的,丹阳房这一代兄弟五人,长兄李药王早逝,其余四人,就属李乾佑善文而不擅武。

    “五六万人,此事不可轻忽。”李善叮嘱道:“已过重阳,气候转冷,当迅速建寨,至少要打定地基。”

    李乾佑点头道:“殿下放心,下官已从将作监调用工匠百余,必能完工。”

    李善深吸了口气,继续道:“大军当直驱原州、泾州边界,此战首在锁之,不可使突厥骑兵迂回。”

    “故孤有意分为五军,大体并列。”

    窦轨微微颔首,这是正确的策略,突厥骑兵强就强在能进行大范围的穿插,封锁空间是最有效的应对手段。

    如果是在草原上或者是在朔州、云州这种地势平坦的地方那是没用的,但在如今的地势环境中却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毕竟两州边界处道路崎岖,如果唐军以并列的阵势前压,突厥骑兵很有可能出现一旦穿插就难以回军的窘状,除非能一举攻破唐军的防线……而这种可能性基本上不可能存在。

    “突厥以骑兵称雄草原,来去如风,迅如闪电霹雳,而大唐骑兵重在冲阵犀利,一举破阵,各有优劣。”李善扬声道:“骑兵总管由赵国公苏定方出任,副总管由左武卫将军段志玄、左监门将军冯立出任。”

    大唐军制,向来在军中单设骑兵,由主将控之,设骑兵总管一人,副总管两人,当年洛阳大战,出任骑兵总管的就是张士贵。

    去年李善在代州,大力推行骑兵取代车兵,是以苏定方为主,段志玄、常何为副手……不过后两位都被驱逐,之后李善换上了马三宝与薛万彻。

    苏定方已经领兵北上,段志玄、冯立出列接令……李客师有些羡慕,骑兵是最容易建功的兵种,不过没辙,自己虽然也擅骑战,但比不过段志玄,而且怀仁也不可能让秦王一脉占据两个副总管的位置。

    “段志玄,你乃秦王爱将,冯立,你为太子心腹。”李善肆无忌惮的说:“孤不管这些,此战若行阴诡手段,别怪孤不给太子、秦王颜面!”

    段志玄、冯立都是脸色一变,前者是想起了前年被驱逐的旧事,后者也差不多,想起了常何。

    “若冯立被困于乱军之中,你段志玄若敢顿足,即使立下大功,孤也必斩你首级,反之亦然!”

    李善语气加重,言语间带着森森寒意,“原国公史万宝,可为尔等前车之鉴!”

    自请出征以来,李善在众将面前始终是温文形象,此刻却锐气逼人,在场诸将无不是沙场搏杀余生,但也不禁闭气凝神……面前这位郡王手中可是尸山血海。

    屋内一片寂静,好些人的视线都投向了左侧第二位的淮阳王李道玄,当年就是这位郡王斩下了史万宝的头颅。

    都已经好些年了,当年馆陶城内的很多事都不再是隐秘,至少在场的诸将都心里有数,就是邯郸王从阿史那·社尔手里救回了李道玄,而后者入城第一件事就是杀了史万宝。

    甚至身为太子心腹的冯立还知道,曾与李善结怨的崔昊私下提及是李怀仁怂恿李道玄斩杀史万宝的,但太子也不傻,魏征、王珪等幕僚更是异口同声,人家早就断定下博之败,之后被追杀的那么惨,难不成还要坐以待毙?

    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李道玄略一思索,扬声道:“张武安、薛万彻各为其主,但在邯郸麾下,携手抗敌,可为楷模。”

    段志玄、冯立对视了眼,一起拜倒在地,前者高声道:“此为国战,愿携手抗敌。”

    有一点是公认的,李善统军,从不看重麾下将领的立场,敢用被满朝官员怀疑的刘世让,敢用秦王心腹张士贵,也敢用太子爱将薛万彻,而这些人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三人都一跃而进爵郡公。

    一旁的窦轨、温彦博心里都有一致的判断,这位青年郡王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下博一战,史万宝顿足不前,顾集镇一战,李靖坐视突厥围攻……这使得李怀仁最为痛恨,也极为忌惮类似的事,所以才会提前言明。

    第八百四十九章 选将(下)

    一军主帅,当恩威并济,自出长安,李善先遣亲卫设伤兵营,笑迎众将,但即将开战,言行大变,对冯立、段志玄的几句敲打让众将凛然。

    李善的视线扫过每个人的脸上,才缓缓道:“分为五军,孤并临济县公阚棱坐镇中军。”

    “酂国公并右千牛卫将军李客师领左军,淮阳王并右监门将军马三宝领右军,泾州刺史钱九陇留守后军。”

    窦轨很意外,正常情况下,自己身为副帅,有可能独领一军,但这次的战场并不大,就那么点地方,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必要,军中也挑得出领军的将领。

    李道玄也有些惊讶,他以为李善不会放窦轨独领一军,毕竟当年下博一战的经历是摆在那儿的,之后几次大战,李善虽不亲自领军,但从来都将局势控于手中,不肯轻易信人。

    比如当年李高迁大败,众人均心疑刘世让举关降敌,李善第一时间将其架空,控制住了雁门关。

    再比如之后招抚苑君璋,李善不敢相信李高迁、李神符,所以坚持请了李道玄北上驻守雁门关,以保证后路无忧。

    但大部分人的视线都投向了坐在左侧末位的那位虎背熊腰但面目丑陋的青年身上,因为十六卫将军级别中,只有这一个人没有被点名,当然了,李善的话也没说完。

    “张仲坚并宁州刺史胡演领前军。”李善眯着眼看着迈步上前接令的张仲坚,“你从军多年,久在塞外,擅骑兵突袭,一旦接令,不可犹疑。”

    “谨遵殿下之命。”张仲坚沉声道:“旌旗所指,纵刀山火海,亦不言退。”

    五军之中,兵力最多的肯定是中军,而实力最强,肯定是前军。

    对于这场战事,李善已经有了全盘计划,虽然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实施,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考虑,都需要将前军握在手中。

    原本李善是准备让张仲坚和马三宝搭档,但抵达安定县后询问战事,多有人提及宁州刺史胡演之勇武彪悍,李善也想起之前窦轨提及此人胆识无双,技击不逊尉迟恭,勇武更胜秦叔宝,这才将其与马三宝调换。

    当然了,胡演的政治立场也是李善考量的因素,虽然曾经参与浅水原大战,但后来胡演一直出任宁州刺史,并不被视为秦王一脉或东宫门下。

    这样一来,前军有张仲坚领军,又有熟悉地势兼之勇武的胡演为辅,苏定方还能随时领大股骑兵为后盾,只要两侧的窦轨、李道玄稳住阵脚,李善就有充足的信心。

    接下来的兵力调配,将近五万士卒,分为骑兵、步卒、车兵,其中骑兵分为轻骑、重骑,步卒更要分为弓弩手、枪兵、刀兵、盾牌兵,甚至还有跳荡兵……这是以囚犯组成的敢死队,一般是作为先锋使用的。

    不过隋唐时期的兵种往往不会分割的特别明显,弓弩手也是要佩刀的,枪兵也随时能转换成弓手,盾牌手还能一手持盾,一手持刀呢。

    如何调配兵力,不仅仅是调配五军的兵力,还要考虑到兵种的因素,这非常考验主将的能力。

    而这方面也的确是李善的劣势,不过他也有自知之明,直接让窦轨领总,李道玄为辅。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最终的决定是前军以骑兵、弓弩手为主,领近万兵力,其中轻骑兵与重骑兵各有三千,撤除了惯用的刀手为后盾的模式,毕竟突厥骑兵在冲阵这方面没什么优势。

    左右两军以步卒、车兵为主,以骑兵为辅,各领八千兵力,自从去年复盘了崞县一战后,李善也察觉到自己太过小瞧了车阵的作用,虽然笨拙,移动能力差,但在某些地理环境下能发挥出极强的威力。

    比如去年崞县一战,一侧是大河,一侧是峻岭,尔朱义琛以车阵布阵,补之近千骑兵,死死的拖住了阿史那·社尔所率的几千突厥王帐兵。

    而这一次也一样,原州、泾州边界处道路狭窄,正是车阵发挥威力的时候。

    后军主要是辎重兵、民夫为主,护卫军械、伤兵营,同时会让泾州刺史钱九陇率本部人马驻守,以防突厥穿插迂回。

    李善领的中军兵力万余,主要是刀手、盾牌手、枪兵,不过苏定方、冯立、段志玄的骑兵也直接归属李善指挥,随时准备出击。

    兵力计算不会太过准确,毕竟这个时代行府兵制,但折冲府是分为上中下三等的,兵力不等,只是一个大概的数据。

    出任长史的温彦博遣派小吏一个个的查看军册文书,将府兵名册一个个的递交给各个领军将领,屋内登时一片嘈杂。

    李善都蒙逼了,我这么没牌面的吗?

    刚刚还肃穆的场景怎么一下子就没了?

    窦轨瞄了眼李善的神色,凑过来笑着解释了几句,李善这才恍然大悟。

    一方面这些将领当年南征北战,麾下用的大都是关中府兵,很清楚府兵也有强弱之分,同样的兵力,战力却有区别,比如岐州的府兵就没人肯要,当年在洛阳大战时候表现很差劲,而且在几个月前又遭受一场惨败,士气低迷。

    另一方面府兵都是由折冲府的骠骑将军率领,但上面还需要以十六卫的军官统率,而这些军官的指挥能力也有强弱之别。

    比如段志玄与李道玄正在掰扯,他们都在天台山一战的最后时刻亲眼目睹侯洪涛勇猛冲杀,都想将人抢过来。

    而李客师记得儿子李楷曾经提及,王君昊虽然不擅领兵,但勇武不弱苏定方,是个难得的勇将,正琢磨着能不能调到身边来……王君昊是前日才临时入军,在左卫里领了个中郎将的职务。

    温彦博笑着说:“当年秦王统兵攻洛阳,麾下诸将亦是如此争吵不休,秦王也很是头疼。”

    李善无言以对,这样的场景他是第一次遇到,之前他组建代州军,一方面是他在代州威望极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是常备军,代州的折冲府都是有名无实的,所以没碰到过类似的事。

    但想了想,李善也觉得有趣,这种细节史书可不会记载。

    第八百五十章 只欠东风

    李善看诸将争吵不休,饶有兴致的看了一阵后也厌烦了,索性去了侧屋,顺便将阚棱叫了进去。

    “殿下。”阚棱毕竟是江淮出身,有自知之明,没有底气与同僚相争。

    “人都挑好了?”

    “挑了五百人,加上义父身边亲卫,共计六百余人。”阚棱摩拳擦掌,显得略有些兴奋。

    前世的李善就对大名鼎鼎的唐朝陌刀很感兴趣,所谓“堵墙而进,人马具碎”,威力无穷。

    但让李善诧异的是,在山东、代州几场战事中,他见识到了各类兵种,但并没有看见所谓的陌刀队。

    前年李高迁弃军逃窜,李善赶赴雁门关,阚棱手持一人多高的陌刀立于关外,力抗突厥骑兵,大发神威,那是李善第一次看见陌刀。

    之后李善特地问了阚棱才知道,实际上陌刀更多的是在中原甚至江淮地区使用,北方并不流行,当年阚棱在江淮军中一度负责军纪,麾下就有一支陌刀队,所向披靡,前无坚对。

    李善考虑到这次主要的战场并不适用骑兵,所以在召阚棱随军后,第一时间命其挑选壮汉,组建陌刀队,而且运气也不错,虽然陌刀在北方并不流行,但武器监还存有几百把。

    “六百就六百。”李善点点头,“持陌刀者,非身高力大者不能使,更何况武器监那边也调拨出不到一千的陌刀。”

    李善试过几次,陌刀两面刀刃,长一人多高,重达十六七斤,这个时代的一斤差不多是后世的一斤二两左右,也就是说一柄陌刀约莫二十斤。

    不借助马力,步卒举着这么重这么长的大刀杀敌,威力自然够强,但耗费体力也相当的大,普通的府兵还真没这能耐。

    “陌刀队留在中军,有派上用场的时候。”李善嘱咐道:“一旦出击,当迅如雷霆,不可迟疑。”

    阚棱高声应是,兴高采烈的去找温彦博调拨军士了,顺便把长安令李乾佑叫了进去。

    “叔父。”李善笑着起身打了个招呼,“叔父先坐。”

    李乾佑坐下笑吟吟道:“殿下有何吩咐?”

    “私下还是称一声怀仁更顺耳呢。”李善闲扯了几句才说:“召集民夫修建营寨,不用太过着急……”

    李乾佑一愣,之前李善可不是这么说的,还特地交代要赶在天寒地冻之前。

    “先打下地基,尽量从各个府州调拨民夫、匠人。”李善轻声道:“但不要迅速立寨,如今九月中旬,还不算太冷……”

    “但此战难以速胜。”李乾佑迟疑道:“只恐军中士卒怨愤。”

    “不要紧。”李善嘱咐道:“粮草充盈,每日饱腹,伤者得以诊治,暂时不会生乱。”

    一头雾水的李乾佑退下,回头找到了温彦博,后者也是一脸诧异,“突厥、梁师都必大掠三州,粮草暂时无虞,此战当旷日持久……”

    “是啊。”李乾佑摇头道:“不知邯郸王如何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