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皮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策行三国在线阅读 - 第694节

第694节

    甄宓缩了脖子,咯咯地的笑了起来。孙策听得真切,顿时老脸通红,无地自容。

    嘿,这小甄宓,怎么什么都说。你究竟是怎么说的,明明是你来挑逗我的,怎么成了我的责任?

    袁权走到转角处,见孙策落在远处,莞尔一笑,扬声道:“你来不来?”

    孙策大喜,赶上几步。“我也可以旁听?”

    袁权忍着笑,杏眼斜睨。“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做个示范。”

    “对对对。”孙策连连点头赞同。“耳听千遍,不如眼看一回,如果能实际操作一下,效果就更好了。”

    “想得美。”袁权伸手掐了孙策一眼。“有我在,你休想欺负阿宓。”

    孙策很委屈。“姊姊,你冤枉我了。是她欺负我,不信你问她?”

    甄宓扬起头,鼻子一皱。“姊姊会信你么?你是夫,我是妾。你是天,我是地。你天下无敌,我体弱无力。你二十三,我十五,谁欺负谁还不是一目了然?”

    孙策哑口无言。他指指甄宓,半天才说道:“行,你等着。”

    ……

    袁夫人赶回太湖,将孙策的意见转告杨彪。

    得知孙策有意让杨修去长安代他执政,杨彪有些犹豫。他深知此举的危险,却又无法拒绝。孙策说得有理,没有人比杨修更适合。

    等了两个月,赵岐已经坐立不安,得知孙策同意了,他立刻催促着杨彪与他一起联名上书。有杨彪、黄琬两个曾任三公的名臣做陪,这份奏疏的份量就更重了。

    杨彪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同意了。虽然杨修可能有危险,但真要是成功了,避免一场大战,让天下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也是功德一件。于公而言,他有可能保住天子性命,让刘汉保留一块封地,祖宗能够血食。于私而言,这对杨修也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孙策剥离了太守的兵权,太守只能治民,不能统兵。新朝初建,没有军功是很难封侯的。促成天子禅让,这个功劳封侯绰绰有余,弘农杨家也就能在新朝站稳脚跟了。

    君臣父子,杨彪也不能免俗。在不违背公义的情况下,家族利益依然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修改后的奏疏再次送往秣陵,孙策接到奏疏后,一字未改,只是让人抄写了一份,然后将原件封了起来,以六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与此同时,孙策通过军谋处的渠道,给蒋干送了个消息。

    第1867章 进击的凉州

    四月的长安万物复苏。

    天气暖和起来了,一场春雨过后,道旁的柳树吐出了新鲜的嫩叶,道旁的麦田也抽出了新芽,像新织的地毯,透着湿润的新意。昆明池的水也涨了起来,摇曳的水草中,不时有刚换上褐色新羽的鸭子游过,留下一串涟漪。

    天子背着手,站在钧台之上,看着不远处的石舫,眼神缩了缩。石舫上空无一人,但他却仿佛看到蒋干手持钓杆坐在船头,尽情嘲弄着荀彧,脸上尽是轻浮的笑容。

    禅让?天子笑了一声,撇了撇嘴。

    远处的树林中传来欢笑声,两匹马从林中奔出,马背上的骑士皆是一身劲装,手持弓箭。前面是吕小环,后面的是王异。西征归来,赵昂夫妇都来到长安,赵昂做了吕布的长史,王异做了女官,与吕小环形影不离。

    这是天子刻意的安排。吕布因为杀董卓的事,和凉州人有些隔阂,让赵昂夫妇与吕氏父女多亲近有利于缓解吕布与凉州人关系,也能更有效的控制吕布这头孤狼。

    吕小环举起手中的弓,刚要说话,身后的王异提醒了一句,吕小环连忙将手里的弓收起来,这才用力挥手打招呼。“陛下——”

    天子举起手,轻轻挥了挥。吕小环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冲了上来,步伐轻快,像只矫健的母鹿。天子看在眼里,说不出的喜欢,又有些遗憾。吕小环这么好的身体,为什么就怀不上呢?反倒是伏贵人、董贵人接连有了身孕,他很快就会有子嗣了。

    “射着什么没有?”

    “没有,我就射了一会儿靶子。”吕小环冲到天子面前,笑嘻嘻地说道。她走得有些急,气喘吁吁,劲装下的胸口起伏,青春活力四射。“春天万物复苏,不宜杀生,我知道呢。王姊姊一直跟着我,她可以做证。”

    天子看了一眼正往上走的王异,欣慰地点点头。有王异做伴,吕小环懂事多了。王异走到槛外便停住了,停在吕小环的视线以后,却又不至于听到吕小环和天子说话。

    “你越来越懂事了。”

    “都是王姊姊的功劳。”吕小环吐吐舌头的,眨着眼睛。“陛下,我能不能赏她两匹锦?”

    天子眉心微蹙,沉吟了片刻。“赏两匹越布吧,春天到了,正好用得上,做两件春衫。”

    吕小环有些遗憾,却没有再说什么。她知道天子手头紧。西征虽然大捷,赏赐、抚恤却一直没有发放。从鲜卑人手中缴获的战利品非常有限,牛羊都吃掉了,剩下的只有一些战马,也不值什么钱,天子现在是穷得丁当响,宫里的费用一省再省,连天子本人都没有添置新衣,只能穿去年的。这一年,他又长高长壮了不少,去年的衣服有些短,有些紧,看起来很不合身。天子说,等夏天再说,夏天衣服单,用布少,能省钱。

    在王异的辅导下,吕小环知道要体谅天子的难处,从不乱提要求。

    天子和吕小环说了一阵话,尤其是问了吕布的情况。吕布是西征首功,他斩杀了一个鲜卑部落大人,张辽又斩杀了一个小帅,在诸将中功劳最著,但伤亡也最大。他一直认为这是因为装备不够好的原因,希望天子能赏赐一些南阳军械,弥补实力,可是这个要求让天子很为难,别说他没钱,就算有钱也未必能买到南阳军械,根本无法满足吕布的要求。

    天子心里很不安,也对吕布的情绪格外关心,生怕他有怨言,让人有机可趁。

    蒋干就在长安。

    这些想法当然不能明说,天子也只能旁敲侧击。吕小环把大致情况说了一遍,也没什么条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还经常跑题,天子如果不及时把话题扯回来,她就不知道说到哪儿去了。

    和吕小环说话是一件很费力的事,远不如和王异说话来得轻松。天子想了想,把王异叫了过来,问她随吕小环出行的见闻。王异不紧不慢,把她了解的情况一一说来。果然比吕小环有条理多了。

    但天子还是轻松不起来。

    长安的形势很严峻,甚至超出了他的想象,甚至比荀彧、刘晔向他汇报的情况还要严重。王异尤其提到了从凉州迁来的百姓与关中百姓之间的冲突,据说已经闹出人命了,远不是荀彧他们说的那么轻描淡写。

    见王异说得从容,像是关心事务的样子,天子问道:“你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王异早有准备,躬身道:“陛下,之所以冲突剧烈,并非是土地不足。关中人口有限,抛荒的土地很多。只是那些良田都被关中本地人占了,有些人甚至占了上千亩,远远超出朝廷的限制,更有甚者,就连凉州百姓开垦的土地都被他们强占了,岂能没有怨气?凉州百姓虽然与关中百姓相当,但三辅郡守和各县的令长却都是关中人甚至关东人,他们对凉州人进入关中本来就有些排斥,处理事务时也是偏袒关中人。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恐怕事态会更加严重。”

    天子不置可否。“你是说,安排一些凉州士人为守令?”

    “是。”王异顿了顿,又道:“凉州虽然偏僻,不如中原有才,可是选择几个守令还是能找到合适人选的。既然关东人、关中人能到凉州做官,为什么凉州人不能到关中为官?”

    天子沉吟了良久。“你可知道有人说朝廷偏袒凉州人?”

    王异点点头。“诚如陛下所言,关中流言纷纷,但臣以为陛下不必介怀。”

    “是吗?”

    “是的,陛下做任何事,都会有人反对。陛下如果想知道民意,不能只听那些叫得最凶的人说,还要听那些没机会说话的人说。臣以为,只要陛下能调整好关中百姓和凉州百姓的关系,至少会有一半人对陛下心怀感激,剩下的一半人也未必全是反对者。这样看来,还是支持的多,反对的少。”

    天子笑了。“你这么一说,倒也有理。”

    王异接着说道:“陛下方用武天下,凉州出精兵,这些凉州百姓背井离乡,在关中定居,感激陛下恩德。陛下有诏,自然云起响应,陛下可立得精兵三五万人,何敌不克?”

    天子眉梢轻颤,若有所思。他的确需要精兵,凉州人耐苦善战,的确是好兵源,至少比关中人好。关中离南阳太近了,不少人都有过到南阳逃难的经历,至少听说过,一有风吹草动就想跑,根本没心思为朝廷作战。凉州人在南阳的少,经常听说的倒是两万凉州精锐被孙策击败,斩首示众,甚至剥皮活埋什么的。如果与孙策作战,凉州人比关东人更可靠。

    但这个计划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包括荀彧在内。董卓乱政时,凉州兵曾在颍川为乱,杀伤极多,荀彧、钟繇等颍川籍官员对凉州兵一向没好感,认为他们残忍粗暴,又难统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精锐,不宜为禁军主力,还是从关中挑选比较合适,最远也不能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六郡。

    天子让人把阎温叫来商议。阎温西征侍驾有功,现在是虎贲中郎,随侍天子左右,指挥由凉州籍士人充当的虎贲郎。阎温听完王异的建议,非常赞同,他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在关中推行新的兵制,对愿意从军的百姓优先分配土地,代价就是这些人必须世代为兵,平时种地、训练,一旦朝廷有诏书,他们就自备武器、粮食,随军征战。这么做既能保证兵源,又能减轻朝廷的负担。

    天子非常感兴趣。他当然知道这个兵制对凉州人有利,为了土地,愿意当兵的凉州人显然要比关中人更多。关中人本来就有土地,新兵制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吸引力严重不足,说不定还会强烈反对。

    可是这个兵制对朝廷有利。平时耕种,战时从征,这其实就是秦国的耕战制度。秦以此灭六国,他也可以凭此击败孙策。别的不说,有了充足的兵源和粮食,他至少能守住关中。

    天子让阎温再仔细斟酌一下,届时在朝会时提出来,由诸府共议。修改兵制是一件大事,需要仔细认证,不是内朝就能定的,还要外朝的三公九卿支持才行。

    阎温躬身领命,退了下去。他没有拖延,立刻赶到司空府找到杨阜商议。这件建议并非阎温首倡,而是杨阜先提出来的,阎温、赵昂夫妇都参与其中。阎温在天子身边,王异在吕小环身边,总能找到合适的机会向天子进言。

    得知天子对这个兵制感兴趣,杨阜很满意,抚着短须,对阎温说道:“此兵制一旦推行,凉州人在关中就站稳脚跟了。不过,我们还需要两个帮手。”

    阎温笑道:“马腾、吕布?”

    杨阜笑着点点头。“没错,他们不同意,这个兵制无法推行。此外,我还想和贾文和联络一下,看看他有没有兴趣在并州施行。有了他的声援,关中可安。”

    “贾诩和孙策过从甚密,他能响应我们?”

    杨阜笑了笑,胸有成竹。“伯俭,这不是你我一人一姓的荣辱兴衰,这是所有凉州人的机会。贾文和是阎公看中的人,这些年在朝中为官,饱受关中人的排挤,我相信他不会不考虑一二。他虽然和孙策过从甚密,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有向孙策称臣,如今孙策坐大,他该做出选择了。”

    第1868章 民心向背

    荀彧斜靠在车壁上,看着不时拂过车窗的柳枝,一时出神。

    唐夫人坐在对面,嘴角含笑,静静地看着荀彧,手里拿着一枚橘子,橘皮在她灵巧的手中分作六瓣,露出丝络缠绕的果肉,她细心的拈去丝络,放在橘皮上,掰下一片,递了过来。荀彧伸手去接,她却不让,一双妙目静静地看着荀彧。荀彧无奈,张开嘴,轻轻咬住。

    “这是荆州来的吗?”

    “应该是吧,陛下赏了十枚,伏贵人又送了十枚,具体的我也没问。”

    荀彧没吭声。伏贵人怀了天子的血脉,再过两个月就要临盆了。宫里的太医说可能是男孩,如果是真的,这将是天子的长子,伏贵人很可能母凭子贵,成为皇后。

    伏贵人是伏完的女儿。伏完尚公主,是皇亲国戚,本人又是经学世家,学问道德都无话可说。伏贵人本来是合适的皇后人选,只是现在形势不同,天子迁都关中,山东世家并不受重视,伏贵人向他致意有求援的心思。

    荀彧很纠结。从内心讲,他当然希望伏贵人能成为皇后,将来的太子拥有山东血脉,可是从眼前的现实来说,他又清楚,天子要想中兴大汉,必然要借助关中甚至凉州人的武力,伏贵人现在就争夺皇后之位并不合适。

    一旁随侍的鲍出忽然说道:“令君,前面有人,好像是蒋干。”

    荀彧眉头微蹙,看了唐夫人一眼。唐夫人摇摇头,表示不知情。荀彧有些奇怪,蒋干在这里是碰巧还是专程在等他?天子凯旋之后的这几个月,蒋干出奇的安静,并没有四处奔波,甚至连荀彧这儿都没怎么来,今天出现在这里未免有些突兀。

    荀彧冲着鲍出使了个眼色。鲍出会意,让车夫放慢些,他踢马赶到前面。蒋干的马车停在路边上,车门紧闭,车窗也关着。鲍出赶到面前,翻身下马,拱手施礼。蒋干拉开车窗,看看鲍出,又看看缓缓停下的马车,笑了笑。

    “令君是一个人吗?”

    “和夫人同车。”

    蒋干点点头,转头示意了一下。同行的董青下了车,提着一只竹篓,向荀彧的马车走去。鲍出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接过。入手一沉,这才意思到这竹篓不轻,不禁诧异地看了董青一眼。来到荀彧的车前,荀彧打开车门,董青在车门前站定,欠身施礼。

    “受长公主之托,有一些礼物带给令君、夫人。”

    鲍出一手提着竹篓,一手掀开盖子,里面是满满一篓橘子,又大又圆,颜色鲜艳,每一枚都是好果,比宫里赏赐的还要好三分。荀彧很惊讶,长公主经常写信回来,新年的礼物早就送到了,端午还没到,这送的什么礼?不用说,是蒋干找理由见他。

    他还没开口,唐夫人说道:“既是长公主所赠,那就却之不恭了。夫君,蒋君有好久没有登门了,今日一见,理当共话,你不如去他的车上坐坐,我也正好和董夫人聊几句闲话。”

    荀彧点点头,起身下车。唐夫人将董青拉上车,两人对坐,说起闲话来。

    荀彧来到蒋干的车前,蒋干已经拉开车门,笑盈盈地看着荀彧。荀彧摇摇头,上了车,在蒋干对面坐下。蒋干敲了敲车壁,问道:“令君准备去哪儿?”

    “博望苑。”

    车夫听得清楚,轻扬马鞭,向博望苑而去。蒋干看着荀彧,笑得很神秘。“听说戾太子好《谷梁春秋》,算是荀氏学的拥趸,令君这是打算瞻仰一下戾太子的故居,为荀氏学张目么?”

    荀彧摇摇头。“最近长安城越来越拥挤,我嫌太吵,想找个安静些的地方。博望苑虽然荒废了,还有一些房屋,修修也许能用。”

    “原来令君是乔迁啊。”蒋干点点头。“如果令君不怕闲话,我可以送你一些琉璃。”

    “多谢了,不过用不上,长安如今也有琉璃作坊了。”

    蒋干哈哈一笑。“君子德风,小人德草,令君准备以身作则,引领长安风气,我就不多嘴了,免得坏了令君名声。”他顿了顿,又道:“我这儿有一份礼物,不知道令君有没有兴趣。”

    “谁的礼物?”

    “吴侯。”

    “恕彧不敢轻受。”

    蒋干嘴角微挑。“没关系,令君可以先看一看,如果觉得不妥,不受也罢。”

    荀彧打量蒋干片刻,微微颌首。蒋干拉开一旁的抽屉,抽出几页纸,推到荀彧面前。荀彧低头看了一眼,见是一份奏疏,而且是赵岐所奏,不免有些奇怪。赵岐的奏疏怎么会出现在蒋干手中?不过赵岐去了几个月,一直没有消息回来,他也的确急了,此刻也顾不得太多,连忙展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