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4
皇帝一开始也是很感谢李家的。 特别是在他登基初期,大燕历经异族作乱,正是需要休生养息的那几年,李家人不论是在保家卫国,还是内政兴业上,都有不可抹灭的功劳,可当大燕逐渐走出战争的阴霾,重新富庶强壮起来后,皇上却对李家的存在,渐渐感到有如芒刺在背。 他承袭了来自父亲的多疑。 可偏偏,无计可施。 李家人在行事作风上半点也挑不出错,皇后更是贤淑良德,为时人所称颂,就连他那身上留了一半李家血脉的嫡子,亦是允文允武,勤勉好学。 皇帝有些后悔,那么早立太子了。 谁让太子出生的时机挑的太好,正是他对舅兄感恩戴德,又对发妻心怀愧疚的时候,见皇后怀胎十月为自己生出了个大胖小子,一出生就会冲着自个儿笑,龙颜大悦,大笔一挥,便给了做太子的封赏。 其实那时他正值壮年,后宫中又新纳了几位妃嫔,大可不必如此着急的。 皇帝悔的肠子都青了。 同样悔的肠子都青了的还有皇后。 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夫君,竟然想要自己兄长的命。 李茂当年为了救他擅自离京,先帝知道后雷霆震怒,斩杀了他的娇妻与稚儿,若非李茂回来的实时,恐怕李家一百余口人命最后都会死于先帝心狠手辣的手段之下。 皇后因为此事,一直觉得对不住自己的兄长。 李茂虽未因此而责怪她,甚至提出要做太子的武学老师,可是皇后知道,自己顶天立地的大哥与嫂子伉俪情深,若非为了给李家祖宗一个交代,从二房那里过继了一个孩子回来独自抚育成人,照着李茂的个性,怕是会直接自刎于灵柩之前,追随爱妻爱子而去。 她总想着要补偿,可兄长却说,只要她和太子能过得好好的,便是对他最好的报偿了。 皇后感动的泪眼汪汪。 是以在得知皇帝居然对兄长及李家起了杀念后,她整个人如五雷轰顶,恨不得拿着手中搜罗到的证据,去好好质问自己那狼心狗肺的男人。 李家人哪里对不起他?要他这样提防猜忌也就罢了,竟还因此动了杀机。 后来,还是亲手将证据交给她的兄长要她稍安勿躁,毕竟,她还有太子。 是了,她还有儿子。 想到儿子,皇后才忍了下来。 她对皇帝的爱,早在一次又一次的彼此试探,互相猜疑间,散了个一乾二净。 如今,她活着,不过是为了李家,还有儿孙。 对于容喜,坦白而言,这是个让人喜爱的小姑娘,可为人母亲,不会乐意看到,一个女人,全然的掌控了儿子的喜怒哀乐。 所以皇后对于太子执意要娶容喜,是明摆着反对的,虽然她知道,自己的反对并不会起到什么成效。 可她必须将立场说清楚。 直到那天,儿子来找她,促膝长谈到天明。 这似乎是很久都不曾有过的事了。 从太子自那场刺杀回宫以来,她的儿子以惊人的速度在成长着。 皇后从来不过问他的筹谋,只是很明确的告诉儿子,放胆去做,她与李家,会是太子最坚实的后盾。 皇后了解自己的儿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么做?又该如何善后?他心中自有一把尺。 是以她相信,她的儿子会是一个好皇帝,比他父亲更好的皇帝。 五、太子与小姨子(76) 可在她眼中那样好的儿子,那天却一把抱住了她。 "娘,儿子感激您生下我,抚育我,我会成为让您骄傲的儿子,不让您失望的,可是对不住,您这次的请求,我无法答应。"太子没有用"母后"和"儿臣"这样恭谨的称呼,却让皇后红了眼眶。 "承德……" "夭夭之于儿臣,是命啊。"太子松开皇后,露出了个苦笑。"母后怕是不知,儿臣自那场刺杀后回到宫里后,总有几分杯弓蛇影,战战兢兢,睡不安稳。"皇后心疼的看着太子。 "那段日子,儿臣当真十分痛苦,可儿臣知道,越是如此,自己越不能在人前表现出来半分,要不只是伤了亲人的心,顺了仇人的意。""如果不是靠着与夭夭在牧河别院那段平静安好的时光支撑着,儿臣也不知道,该如何平复心情,故作无知的继续在父皇还有三弟面前做戏。""母后,这实在太累了。" 太子的这句话,如一把利剑一样,刺穿了皇后的心,鲜血淋漓。 "或许您会觉得儿臣这样很没骨气,可母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