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易楚抚额,默默想了想,寻个借口去了枣树街。 枣树街离晓望街并不远,平常大概走两刻钟就到。 而易楚不知是因为路滑难走还是心思不定,竟然觉得路途遥远得没有尽头般。 好容易看到木记汤面馆的招牌,易楚大步迈了进去。 伙计眼神很好,热情地招呼,“姑娘几位,吃点什么?店里有肉丝面、打卤面、炸酱面、清汤面,还有各式小菜,您来点什么?” 易楚连忙摇头,“我不吃饭,我找人,”说着朝柜台后面的掌柜走去。 掌柜四十来岁,胖乎乎的圆脸,留着两撇羊角胡子,见人带着三分笑,“姑娘有何吩咐?” “我找……”易楚蓦地涨红了脸,子溪两个字就在唇齿间留恋,却说不出来。就好像一说出口,心底藏的秘密就再也掩盖不了一般。 掌柜耐心很好,和蔼地问:“找什么?” 伙计也好奇地凑过来,“姑娘找谁我们店里就三个人,我跟我爹,另外铛头在厨房下面。哦,对了,还有东家……” 易楚被他看得很不自在,终于脱口而出,“我找子溪。” 掌柜不动声色地打量易楚几眼,朝旁边努努嘴。 易楚顺着望过去,在墙角坐着,脸上带着浅浅笑意的那人,岂不正是辛大人? 既然早就看到她了,为什么不早招呼,害她这般窘迫。 怒气自心底油然而生。 辛大人起身,阔步走到后门,撩开青布帘子,朝易楚点点头,示意她过去。 易楚有心不过去,可看到面馆里客人渐多,实在不是说话之处,便板着脸走到他身边。 辛大人无奈地叹口气,柔声道:“叫声名字而已,有那么难?” 易楚别过头不看他,只冷冷地说,“明天我去威远侯府,你说的信物呢?” “在屋里,进去吧。”辛大人指指正房。 易楚站着不动,“你拿出来,我在这儿等着。” “此处风大阴冷,我还有话问你。”辛大人握拳抵在唇边,应景地咳了两声。 寒风吹过,他的袍摆随风扬起。 易楚看他穿得单薄,遂不再坚持,跟在他身后往里走。 汤面馆跟易家的格局一样,都是前头店面后头住家,只不过这里更宽敞,院子里也没种树,也没花花草草的,只在靠近正房的地方摆了张石桌还有四个石凳。 三间正房是打通的,很敞亮,屋里摆设也不多,迎面是张太师桌带四把太师椅,墙上挂了幅山水画。东边窗下放了张极大的长案,案上摆着笔墨纸砚,案头一头摞着账簿,另一头摆了块两三尺高的昆山石。 辛大人任由她四下打量,自己拢了茶炉要烹茶。 易楚急忙拦阻,“不必了,说完话我就走。” 辛大人淡淡一笑,“来而不往非礼也,昨日你请我吃茶,今天我回请你,不过只有茶没有点心。” 易楚笑不出来,只勉强地扯扯嘴角,冷眼看着他的举动。 看上去是个会烹茶的,生火、加炭、烧水都难不倒他。 等水开,辛大人移开水壶,先温过杯子,将水倒掉,而后投茶注水,卷曲的茶叶在茶盅里慢慢舒展了身子。 水变得碧绿清澈,有茶香随着水雾袅袅弥散。 易楚捧杯尝了口,不若龙井的甘香,却别有清冽之味,非常好喝。 辛大人隔着太师桌在椅子上坐定,低声问道:“阿俏生得什么病,好些了吗?” 易楚突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略思索,决定实话实说,“瘀血郁经,已经有些日子了,血凝成块,必需打下来才行。”说罢,掏出易郎中开的方子。 辛大人神情开始凝重,“是你爹写的方子?” 易楚点头。 辛大人喃喃自语,“易郎中性情温和,向来用药谨慎,竟会开出这种虎狼之药……”思量许久,将方子还给易楚,“就按此方替她用药吧。” 易楚看着他,又道:“要想见效,药石是其一,心志是其一,用药前,我想将你说的信物带给她。” 这样杜俏怀着见到长兄的心念,或许能撑过去。 辛大人很快就明白了易楚的意思,沉默片刻,走到长案前,铺开一张宣纸,对易楚道:“帮我研墨可好?”不是惯常用的淡漠的命令的口气,而是带着一丝乞求的意味,像是孤独的孩子在寻找安慰。 易楚没法拒绝,挽起袖子开始研墨。 墨好,辛大人选了只极细的羊毫,一勾一挑,笔下出现了飞檐翘角精致的轮廓,屋檐下的匾额写着潮音阁三个字。廊下植着碧蕉翠竹,有女子回眸浅笑。夕阳斜照,她的笑容亲切慈爱。 辛大人低低解释,“这是之前我娘的住处。我娘是钱塘人,出阁前的住处叫潮音阁,后来嫁给我爹,我爹便将他们住的院子取名潮音阁。” 画完,辛大人再取一张纸。 这次画的是个梳着包包头的女童,女童颈上挂着璎珞项圈,正奋力往前跑,眼中带着泪,神情极为惊慌,她身后却是只长角的山羊。 “有年冬天,庄子里送了些鸡鸭牛羊之物,阿俏好奇之下跑过去看。那时她穿一条草绿色的裙子,许是山羊饿了以为是青草,追着阿俏跑。自那以后,阿俏怕极了山羊,也不吃羊肉,就连丫鬟戴了只羊毛袖套,她也非逼着扔掉。” 想到那副情景,易楚忍不住“扑哧”一笑。 笑容投在辛大人脸上,辛大人心底热热地荡了下……